[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6564.6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芦皖明;李文杰;黄炎;张佑才;钱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日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19;H02K9/06;H02K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电机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电机,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将电机内部壳体上的各处温度以数据化形式经多个数据传导线传导至对应的控制元件上,若实时温超过额定温度,则会由控制元件两侧的控制导线向相应的两个电磁阀发送命令,电磁阀收到开启命令后,对应的伸缩杆开始缩短,相应的阀门盘向上移动,当阀门盘上移至对应的注水孔以上的位置时,水箱中的冷却水会经注水孔注入至注水管内,使得冷却水由相应的弧形管流至对应的两个密封金属环之间,从而在内部壳体的外壁上不断滑落水滴对内部壳体进行降温,从而实现了对电机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控与区域性水冷降温,既有良好的冷却效果也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种新型高效电机。
背景技术
高效电机从设计、材料和工艺上采取措施,例如采用合理的定、转子槽数、风扇参数和正弦绕组等措施,降低损耗,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高效率电动机是现今国际发展趋势,美国、加拿大、欧洲相继颁布了有关法规,欧洲根据电动机的运行时间,随着我国加入,我国电机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剧,从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来看,推广中国高效率电动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产品发展的要求,使我国电动机产品跟上国际发展潮流,同时也有利于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出口的需要,据统计,2002年我国电机耗电占全国耗电量的60%以上,其中小型三相异步电机耗电约占35%,是耗电大户,所以开发中国高效电动机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符合我国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驱动类电机大多在电机的内部外部壳体上开设有对开的进气孔,一般的电机是自冷式,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对电机进行冷却仍是电机的主要冷却方式,电机通风冷却结构通常采用径向散热风扇,并装在轴伸端,冷却风从电机后端的风扇罩壳的进风口进入,然后吹向电机内部外部壳体靠近散热扇的一端,依靠电机内部外部壳体两端开设的对开通风孔使得空气加速对流,由此对电机外部壳体和外部壳体上的散热片进行散热冷却,这一方式对电机内部外部壳体的外壁及外部外部壳体的内壁冷却效果均不佳,因此,我们公开了—种新型高效电机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种新型高效电机,具备水冷降温、循环使用、深度降温等优点,解决了冷却效果不佳、水源浪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新型高效电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多个环形冷却槽,多个所述环形冷却槽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储水槽,所述外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分布均匀的放置槽和多个分布均匀的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均与所述环形冷却槽相连通,所述外部壳体内设有内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内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内部壳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所述转孔、所述轴承,且延伸至所述外部壳体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内部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密封金属环,多个所述密封金属环的一侧均与所述外部壳体相贴合,所述密封金属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凸块,多个限位凸块的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且相适配,所述外部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
优选地,所述外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四个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内均固定套接有注水管,四个所述注水管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外部壳体内,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水箱内,四个所述注水管的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管,四个所述弧形管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密封金属环之间。
优选地,四个所述注水管的一侧均开设有注水孔,四个所述注水管的顶端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电磁阀,四个所述电磁阀的位置分别与四个所述注水管的位置相对应,四个所述电磁阀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四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四个所述注水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日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日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