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控制器测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6004.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斌;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18 | 分类号: | G01K7/18;G01K7/32;G01K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控制器 测温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机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测温系统,包括控制器、测温系统台架和显示终端,所述控制器放置在测温系统台架上,控制器通过线束连接显示终端,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控制器内部测温子系统和散热器冷却液测温子系统,分别对控制器及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信息在显示终端显示。本发明能够在各类工况条件下监测电机控制器内部温度分布以及控制器散热系统进、出口冷却液温度,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机控制器,具有易拆卸不破坏控制器原有结构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阶段各类电机控制器温度监测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监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开始发展起来,产量与销量逐年增长,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越来越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项目正在展开。
电机控制器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究中,电机控制器是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它承担着电机“大脑”的角色,接受来自驾驶者传输的信号,对电机实施准确、有效的控制。电机控制器作为汽车电子设备之一,内部有大量的功率电子元件。在正常工作时,这些功率器件会积累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机控制器整体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到其他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使控制器对汽车进行不合理的操纵,最终导致电动汽车的危险行驶。因此,在电机控制器设计时会考虑到其散热性能,并为此设计散热系统。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多变性以及散热部件老化损坏的可能。电机控制器需要一种实时的监测系统来确保它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之下。
目前在电机控制器的研究进展中,关于电机控制器温度场监控的课题较少,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测量系统以及方案对电机控制器内部的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测温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控制器测温系统,包括控制器、测温系统台架和显示终端,所述控制器放置在测温系统台架上,控制器通过线束连接显示终端,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控制器内部测温子系统和散热器冷却液测温子系统,分别对控制器及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顶部设有顶部安装孔,所述控制器内部测温子系统包括特制盖板,所述特制盖板外周设有与所述顶部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盖板安装孔及配套安装固定的法兰、盖板固定螺栓和垫片,特制盖板的顶部设有通孔,特制盖板的内部两侧设有横板,横板上设有若干不锈钢封装式DS18B20温度传感器组成的温度传感器阵列;所述不锈钢封装式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显示终端,特制盖板1外侧两边边缘设有环状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下部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上设有冷却液进、出口管,所述冷却液进、出口管上设有散热器冷却液测温子系统,所述散热器冷却液测温子系统包括中间测温管,所述中间测温管通过卡箍配合密封胶带与冷却液进、出水口连接,中间测温管中部设有传感器插口,所述传感器插口处设有Pt100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传感器顶部设有传感器盖顶和固定传感器盖顶的传感器固定螺栓,Pt100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的一端固定设有线束固定螺母,线束的另一端连接至显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系统台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可滑动调节的固定手,所述基座和中间测温管之间设有下端固定于基座的可升降调节的管套支撑座,所述管套支撑座上端顶靠中间测温管。
一种电机控制器测温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不锈钢封装式DS18B20温度传感器排列固定在特制盖板的横板上,不锈钢封装式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线束经整理后由盖板顶部通孔穿出连接显示终端;
第二步:根据控制器的规格调节固定手间的距离,将控制器固定在基座上,卸下控制器原盖板,换装上特制盖板,并用盖板固定螺栓及配套的法兰和垫片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