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束漂移实时探测与快速校正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96003.6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匡翠方;丁晨良;魏震;汤孟博;朱大钊;刘旭;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7/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束 漂移 实时 探测 快速 校正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激光束漂移实时探测与快速校正装置,包括可调小孔(1)、旋转反射镜(2)、第一直角反射棱镜(3)、第一纳米位移台(4)、第二直角反射棱镜(5)、第二纳米位移台(6),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小孔(1)、所述旋转反射镜(2)与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3)的中心位于同一线上,且水平高度相等;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3)固定在所述第一纳米位移台(4)上,可以沿着光束入射方向进行纳米移动;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5)固定在所述第二纳米位移台(6)上,可以沿着光束入射方向进行纳米移动;所述第一直角反射棱镜(3)和所述第一纳米位移台(4)对光束调控的方向与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5)和所述第二纳米位移台(6)调控的方向相对于光束入射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直角反射棱镜(5)出射方向上还包括压电调节镜架(7)、第一分束镜(8)、第二分束镜(9)、第一凸透镜(10)、第一光电感应器件(11)、第二凸透镜(12)、第三可调反射镜(13)、凹透镜(14)、第二光电感应器件(15),所述压电调节镜架(7)与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件(11)相对于所述第一凸透镜(10)成物像关系,即光束在所述压电调节镜架(7)上的图像在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件(11)上为实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束漂移实时探测与快速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束镜(8)用透反比9:1的分束镜, 所述第二分束镜(9)采用透反比1:1的分束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束漂移实时探测与快速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透镜(12)和所述凹透镜(14)组成远摄型系统,两者等效焦面与所述第二光电感应器件(15)的探测面位于同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束漂移实时探测与快速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件(11)和所述第二光电感应器件(15)为位置探测器或四象限探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束漂移实时探测与快速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调节镜架(7)和第一分束镜(8)的距离为a,第一分束镜(8)和第一凸透镜(10)的距离为b,第一凸透镜(10)和第一光电感应器件(11)的距离为c,第一凸透镜(10)的焦距为f1,满足如下公式: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未经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60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层结构仿生荧光防污抗冲蚀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