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蜂巢路面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5990.8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马欢;潘健;张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公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1/00;E01C11/22;E01D19/12;E01D19/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蜂巢 路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蜂巢路面,包括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二级单元和一级单元;所述一级单元包括正多边形壳体和细管,所述细管竖向阵列排布在壳体内;所述二级单元包括边框和具有多个U型槽的底座;所述边框两侧设置有与U型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一级单元阵列排布设置在所述边框内形成蜂巢结构,所述细管底部与U型槽连通;所述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设置在所述二级单元底部。该路面具有透水、降噪、融雪、长寿命、安装便捷、易维护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蜂巢路面。
背景技术
随着沥青路面的普及,对沥青路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然而现有路面很难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现有沥青路面存在寿命短、易积水、施工周期长、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路面防水结构复杂且施工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蜂巢路面;该路面结构具有透水、降噪、融雪、长寿命、安装便捷、易维护等特点。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蜂巢路面,包括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二级单元和一级单元;
所述一级单元包括正多边形壳体和细管,所述细管竖向阵列排布在壳体内;
所述二级单元包括边框和具有多个U型槽的底座;所述边框两侧设置有与U型槽连通的排水孔;所述一级单元阵列排布设置在所述边框内形成蜂巢结构,所述细管底部与U型槽连通;
所述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设置在所述二级单元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两侧设置有汇水通道,汇水通道与排水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由沥青、橡胶粉、碎石、石屑和细河砂混合铺筑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多边形壳体为正六边形框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管为正六边形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六边形管的管壁等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级单元的壳体上设置有燕尾榫,燕尾榫包括能够相互配合插接的燕尾榫块和燕尾榫槽,燕尾榫块和燕尾榫槽间隔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开设U型槽形成间隔的多个矩形截面梁;多个一级单元的壳体在通过卡钉限位,卡钉与矩形截面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设置在桥梁梁体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路面由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蜂巢结构的一级单元、带有U型槽底座的二级单元拼接组成。在施工时,先铺设防水应力吸收连接层,然后安装带有U型槽的底座,最后安装一级单元正六边形蜂巢结构。通过蜂巢结构将水引入U型槽,并通过U型槽与排水孔将水及时排出。同时,本发明是一种拼接式结构,施工方便,解决了沥青路面排水能力差且施工复杂的问题。
优选的,一级单元正六边形蜂巢结构由正六边形柱体和内部等壁厚的较小正六边形管组成。正六边形蜂巢结构可以进行任意拼接实现路面平整性的施工,可以实现预先加工现场施工目的。
优选的,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燕尾榫进行连接,是的拼接路面连接更加稳定,能够承受更大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一级单元内部为等壁厚的较小正六边形管组成,雨水可通过一级单元内部正六边形管流向底座的U型槽,通过U型槽从二级单元边框的排水孔排出并汇入排水通道,在指定地点排出路面结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公路研究院,未经西安公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5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