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光伏逆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4938.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8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留杰;黄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H02S20/30;F24S25/617;F24S25/636;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光伏逆变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光伏逆变系统,包括多晶硅组件、主龙骨、立柱和地桩,所述立柱插入地桩中,所述地桩置于地面上,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主龙骨和与地桩连接,所述多晶硅组件置于主龙骨的上端,且所述多晶硅组件与主龙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光伏系统不能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对接收太阳照射时间短,光能转换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一种节能环保的光伏逆变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需要通风换气,为室内人员提供新鲜舒适的空气。一般情况下,大多是采取直接开关门窗通风换气的方式,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随着能源节约已成人们的共识,住宅的设计建造,往往采取了比较高效的保温隔热构造措施,因而住宅的密封性能已被大大提高。住宅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室内的空气质量往往就会降低。
房间直接通风必然引起室内能耗增加;且室外空气污染较高时,直接进入室内也会造成室内污染。因此,需要一套通风系统,既能保证室内有一个健康清新的空气环境,又要考虑到减少室内因通风换气,造成不必要的大量能源的消耗浪费。
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开发新能源,对现有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已经得到各国政府的极大重视。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能源,可以利用它们在时间上的互补性,在技术上加以综合开发利用,使其在资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成为应用广泛的独立电源系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风光互补发电以光伏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模块将太阳能和风能这些自然资源转化为蓄电池的电能,然后逆变成所需要的220V交流电压。这也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和资源条件对系统进行容量的合理配置,获得比较稳定的总输出,供独立或者并网使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两种资源的互补性,较好地避免蓄电池过放电,大大减少储能蓄电池的容量,保证了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使得这种独立电源可以广泛应用于部队的边防哨所、邮电通讯的中继站、公路和铁路的信号站、地质勘探和野外考察的工作站、水文监测站等场合。
申请号为CN201310663596.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电力光伏储能系统逆控一体机,它主要由CPU模块、光伏充电模块、电池、升压模块、逆变模块、滤波模块、逆变输出电流传感器、电网电流传感器和两个逆变侧继电器构成,所述CPU模块检测到PV电压和电池电压后,启动光伏充电模块充电,CPU模块检测到电池容量达到设定值时,将逆变侧继电器闭合,使逆变模块与电网连接,与此同时,CPU模块根据负载功率与充电功率来调节逆变模块的输出功率。混合电力光伏储能系统逆控一体机主要将太阳能存储在电池中,并在电池容量足时,可以直接由该系统给家用电器供电,在能量多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市电,送入电网,产生经济效益,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系统不能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对接收太阳照射时间短,光能转换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光伏逆变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光伏系统不能调节太阳能板的角度,对接收太阳照射时间短,光能转换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的光伏逆变系统,包括多晶硅组件、主龙骨、立柱和地桩,所述立柱插入地桩中,所述地桩置于地面上,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主龙骨和与地桩连接,所述多晶硅组件置于主龙骨的上端,且所述多晶硅组件与主龙骨连接。
进一步,所述多晶硅组件的面积大于主龙骨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主龙骨与多晶硅组件之间还设有次龙骨,所述次龙骨与主龙骨垂直连接。
进一步,所述立柱包括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后立柱长度大于前立柱的长度,所述后立柱的上端与主龙骨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前立柱的上端与主龙骨的左侧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式静电驻极装置及其静电驻极工艺
- 下一篇:复合减震钢轨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