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影像风条纹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4183.4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艾未华;郭朝刚;刘茂宏;乔俊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06T5/1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换 sar 影像 条纹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星载SAR海洋遥感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影像风条纹识别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SAR影像风条纹特征是否明显没有具体判断标准,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肉眼分辨,导致花费时间多、分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预设空间分辨率对目标SAR影像切片处理,获取不少于两个SAR特征图像;对所述SAR特征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提取所述SAR特征图像的小波系数;将所述小波系数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所述小波系数的分类结果;基于所述分类结果,判定与所述小波系数相对应的SAR特征图像的风条纹是否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影像风条纹识别方法,属于星载SAR海洋遥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面风场是海洋上层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它与海洋中绝大多数物理过程紧密相关,是研究海洋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目前,人们普遍采用遥感反演的方法探测海面风场。其中,微波辐射计和星载微波散射计已实现海面风场的业务化探测,但分辨率不高;卫星高度计只能测量风速,无法获得风向,且测量范围小;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其SAR影像中的风条纹的轴线方向与海面风向基本一致,因而可用风条纹反演风向,从而弥补了前几种探测方法的不足。
但通常情况下,一张完整SAR影像中只有部分区域风条纹明显,可以用风条纹反演风向。据统计,仅有44%左右的SAR影像可以利用风条纹信息反演风向,因而需要先识别出能用SAR影像反演的区域。目前,由于对SAR影像风条纹特征是否明显没有具体判断标准,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肉眼分辨,花费时间多,分辨效率低,迫切需要研究设计一种用于智能识别SAR影像风条纹明显程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影像风条纹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SAR影像风条纹特征是否明显没有具体判断标准,主要依靠经验进行肉眼分辨,导致花费时间多、分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SAR影像风条纹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预设空间分辨率对目标SAR影像切片处理,获取不少于两个SAR特征图像;
对所述SAR特征图像进行小波变换,提取所述SAR特征图像的小波系数;
将所述小波系数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所述小波系数的分类结果;
基于所述分类结果,判定与所述小波系数相对应的SAR特征图像的风条纹是否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小波变换为二维Mexican-hat小波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Mexican-hat小波变换,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ψH(k)为小波母函数,k为二维空间—频率域的变量,·为向量内积,e为自然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空间分辨率包括10km×10km或5km×5km。
进一步地,所述卷积神经网络包括不少于一组交替分布的卷积层和池化层。
进一步地,所述卷积层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第l层的第j个SAR特征图像的小波系数,为卷积核函数,f()为激活函数,为加性偏置参数,Mj为输入的SAR特征图像小波系数的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池化层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own()下层采样函数,为第l层的第j个SAR特征图像小波系数的乘性偏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