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觉搜索能力的增强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94067.2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艳;唐红思;胡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N2/04 | 分类号: | A61N2/04;A61B5/00;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陈聪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觉 搜索 能力 增强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觉搜索能力的增强方法及相关装置,上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脑区,上述第一脑区包括影响视觉搜索能力的区域;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上述刺激序列包括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序列。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通过iTBS序列对影响视觉搜索能力的脑区进行刺激,从而提高上述脑区的兴奋性,提高立体空间中的视觉搜索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脑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觉搜索能力的增强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视觉搜索(visual search,VS)即通过观察,利用视觉信息从众多事物中找到某一目标,这是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关键能力之一。在视觉搜索任务中,需要多个脑区共同参与,其中右侧前额眼动区(right frontal eye field,rFEF)、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ight dorsol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rDLPFC)、右侧后顶叶皮层(right posteriorparietal cortex,rPPC)是影响视觉搜索能力的关键脑区,对上述关键脑区给予刺激将对视觉搜索能力产生影响。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利用高压大电容瞬时放电产生变化的磁场,穿过颅骨并作用于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实现对脑组织的非侵入式刺激的磁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模式化的磁刺激技术,即采用特殊设备对同一部位给予重复的刺激。利用单脉冲或双脉冲TMS序列刺激上述视觉搜索相关脑区可以提高二维空间的视觉搜索能力,但是,该方法对立体空间中视觉搜索能力的提升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视觉搜索能力的增强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iTBS序列对影响视觉搜索能力的脑区进行刺激,从而提高上述脑区的兴奋性,提高立体空间中的视觉搜索能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例公开了一种视觉搜索能力的增强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脑区,上述第一脑区包括影响视觉搜索能力的区域;
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上述刺激序列包括间歇性θ节律刺激iTBS序列。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二脑区,上述第二脑区包括影响手指运动能力的区域;
对上述第二脑区进行刺激测试,得到刺激阈值;
上述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包括: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上述刺激序列的强度小于上述刺激阈值。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确定第一脑区,包括:
利用神经影像导航定位系统和影像技术获取大脑成像信息;
根据上述大脑成像信息确定第一脑区,上述第一脑区包括右侧前额眼动区rFEF,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rDLPFC和右侧后顶叶皮层rPPC。
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上述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之前,进行视觉搜索行为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在上述利用刺激序列对上述第一脑区进行刺激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进行上述视觉搜索行为测试,得到第二测试结果;
根据上述第一测试结果和上述第二测试结果对视觉搜索能力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4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