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游终端加密认证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3853.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3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3 | 分类号: | H04W12/03;H04W12/041;H04W24/02;H04W40/04;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金伟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8 | 代理人: | 李靓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加密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游终端加密认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手机设备对应用程序内需要加密的数据基于窗口进行明文分组,得到多个分组明文数据;步骤2:随机生成多个类型彼此互不相同的密钥,密钥的数量至少等于分组明文数据的数量;步骤3:基于生成的密钥构建密钥树,所述密钥树的根节点和子节点均为生成的密钥,每个密钥所处的位置均为随机分配。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以及基于随机生成的密钥构建密钥树,来进行数据加密,加密后的数据由于使用的密钥不确定性,使得数据的破解难度增大,同时在利用密钥树进行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寻路算法来找到对应的密钥,提升了加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游终端加密认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和防火墙配合使用的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译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技术上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取措施。按照作用的不同,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数据完整性的鉴别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
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通常有线路加密与端—端加密两种。线路加密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端—端加密指信息由发送端自动加密,并且由TCP/IP进行数据包封装,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到达目的地,将被自动重组、解密,而成为可读的数据。
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的目的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失密,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前者一般是通过加密算法转换、附加密码、加密模块等方法实现;后者则是对用户资格、权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的目的是对介入信息传送、存取和处理的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一般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密钥管理技术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保存、更换和销毁等各个环节上的保密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游终端加密认证方法及装置,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以及基于随机生成的密钥构建密钥树,来进行数据加密,加密后的数据由于使用的密钥不确定性,使得数据的破解难度增大,同时在利用密钥树进行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寻路算法来找到对应的密钥,提升了加密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手游终端加密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手机设备对应用程序内需要加密的数据基于窗口进行明文分组,得到多个分组明文数据;
步骤2:随机生成多个类型彼此互不相同的密钥,密钥的数量至少等于分组明文数据的数量;
步骤3:基于生成的密钥构建密钥树,所述密钥树的根节点和子节点均为生成的密钥,每个密钥所处的位置均为随机分配;
步骤4:针对每个分组明文数据,从密钥树中取出一个密钥,对该明文数据基于取出的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加密数据;
步骤5:手机设备通过网络接口将加密数据发送至网络;手机设备对网络发送过来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针对每个分组明文数据,从密钥树中取出一个密钥的方法包括:将密钥树中的节点进行地址编号,所有节点之间的地址编号均不相同;在密钥树中随机选取密钥树的P个节点,选取的节点至少包含:根节点、终节点以及其他若干个中间节点;在选取的P个节点中进行路径规划,同时,统计路径中的节点数量,再重新执行本步骤K次,选取统计路径中的节点数量最少的路径作为寻路路径,将寻路路径中的终节点对应的密钥作为加密用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3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