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及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92914.1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4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良;黄畅;王倩;张琪;蔡阳;吕俊复;刘吉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1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殷开宏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通风 强制 通风 耦合 冷却塔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冷却系统领域,为能够在加快气流上升效率的同时,提高风机效率,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包括:塔身;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塔身下部;耦合风机组件,设置在塔身内,耦合风机组件位于第一进风口上方,耦合风机组件的出风方向朝上;耦合风机组件设置在塔身的喉部;应用上述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能够在加快气流上升效率的同时,提高风机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站冷却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自然通风冷却塔是靠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或自然风力形成的空气对流作用进行通风的冷却塔,在使用自然通风冷却塔进行冷却时,冷空气从塔身底部进入,经过散热材料,与配水系统喷洒到散热材料上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后,形成湿热空气,上升至冷却塔顶端并排出。
在现有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当中,湿热空气仅通过空气的浮力以及空气对流作用上升,上升速度较慢;随着机组运行时间增多,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也在下降。有些机组由于冷却塔不能满足冷却需要,因此会安装一定数量的机械通风冷却塔,但也因此增加了电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能够加快气流上升效率的同时,提高风机效率。
本发明的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包括:塔身;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塔身下部;耦合风机组件,设置在塔身内,耦合风机组件位于第一进风口上方,耦合风机组件的出风方向朝上;耦合风机组件设置在塔身的喉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耦合风机组件设置在塔身的内壁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耦合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塔身内的第一轴流风机,第一轴流风机与塔身同轴,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朝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耦合风机组件包括设置在塔身内的多个第二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机的轴线与塔身轴线平行,第二轴流风机的出风方向朝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个第二轴流风机沿塔身的周向均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还包括设置在塔身内壁上的收水装置,收水装置位于耦合风机组件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收水装置朝向耦合风机组件的面与塔身喉部的内壁面相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挡风朝向耦合风机组件的面为曲面。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方法,运用上述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包括以下步骤: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塔身;进入塔身的冷空气通过冷却组件变为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在冷空气与耦合风机组件的共同作用下上升。
应用本发明的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耦合湿式冷却塔,在使用时,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塔身,在经过换热组件后转化为湿热空气,在空气对流作用下上升,同时耦合风机组件也能够促使湿热空气上升,通过空气对流与风机的共同作用增加空气上升效率,起到强制通风的作用;同时由于耦合风机组件设置在喉部,被塔身遮挡的气流大大减少,有效提高了风机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冷却塔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喉部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冷却塔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2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