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对踏面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2110.1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9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钱浩;朱立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G06T7/30;G06T5/30;G06T7/13;G06K9/62;G06V10/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对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对踏面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质量检测技术。其中,轮对踏面检测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列车轮对的点云进行去噪处理,获得所述列车轮对的踏面点云;将获得的踏面点云与标准图中的踏面点云进行配准;在配准后的点云中的点与标准图中最近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点为异常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质量检测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轮对踏面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高铁轮对踏面裂纹的检测方案采用的是人工检测,巡检工人需要下到待检修高铁下方的检修通道里,用手电筒照射待检查的区域,并记录在纸质文档上,形成检修记录和报告文书。
然而,随着高铁车辆数量不断的增大,人工检测方案的人力成本直线上升,且工人巡检的压力大增。工人在工作时长过长的情况下检测精度会明显下降,而一旦出现了轮对踏面上裂纹没有检测出的情况,可能会出现重大交通事故,不利于行车安全。进一步的,人工检测的方案无法保证工人对于每个点位均能检测,也为高铁质量埋下隐患,不利于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轮对踏面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对踏面检测方法,包括:
对获取的列车轮对的点云进行去噪处理,获得所述列车轮对的踏面点云;
将获得的踏面点云与标准图中的踏面点云进行配准;
在配准后的点云中的点与标准图中最近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点为异常点。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对踏面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列车轮对的点云进行去噪处理,获得所述列车轮对的踏面点云;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获得的踏面点云与标准图中的踏面点云进行配准;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配准后的点云中的点与标准图中最近点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点为异常点。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对踏面检测系统,包括:
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轮对踏面检测装置;
机器人,具有用于采集列车轮对踏面的图像数据的摄像装置,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发送给所述轮对踏面检测装置,以使所述轮对踏面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获取的列车轮对的点云。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存储器;能够支持处理器读取原始点云的设备,同时支持处理器将通过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存储。
处理器;能够从存储器中读入原始点云,并根据前述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点云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
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能够通过计算机语言实现前述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完成编译,并能够在处理器中快速运行。
本申请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轮对踏面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得到当前轮对的点云,并将点云内除了轮对的其他器件滤除,仅保留轮对点云将当前轮对点云与标准图轮对点云对齐,而后将两者点云进行比较,筛选出异常点。如此,能够自动且快速精准地实现对轮对踏面的检测,利于节省人力,且利于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2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掩模的微透镜阵列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