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墙板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1390.4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命军;张祖峰;穆国平;杨水清;张虎;张文琢;洪榴祥;王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安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0 | 代理人: | 王国华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装配式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墙板支撑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凹槽的一端焊接有夹持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板与电机,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位于夹持板与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开设有通槽;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使螺纹套管沿着其外侧壁进行自由的移动,当螺纹套管向着固定板的方向进行移动时,会通过连接杆推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当螺纹套管向着电机的方向进行移动时,会通过连接杆拉动支撑板向下移动,从而可以通过自由调节支撑板的位置对不同高度的墙板本体进行支撑,进而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墙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以钢构件代替传统的钢筋砼或砖混承重体系,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特点,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环保的使用空间和居住环境。装配式建筑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目前,钢混组合结构和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在装配式体系中,一般预制剪力墙,或框架柱,为工厂预制,填充墙采用砌块或预制墙板。这样预制剪力墙,或框架柱,和填充墙需要分别进行加工、安装,施工效率低,工艺复杂,不能充分体现装配结构的优势。
现有的装配式墙板一般采用再起连接处涂抹水泥的方式进行安装,这种方式不仅繁琐麻烦,而且在水泥为完全凝固前,还会容易导墙板的倒塌,现有的方式一般采用加木板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撑,这种方式过于单调,不能对不同墙板的高度进行支撑,从而降低了实用性,为此,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墙板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墙板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装配式墙板支撑结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凹槽的一端焊接有夹持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板与电机,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位于夹持板与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轴承的内圈,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上表面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螺纹套管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滑动连接于墙板本体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套筒的一端焊接于支撑板的下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第一限位槽的一侧焊接于支撑杆的外侧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侧底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远离导向槽的一侧焊接于夹持板的下表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夹持板远离弹簧的一侧粘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保护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13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研究用细胞样品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基电光调制与模分复用集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