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1201.3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8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韦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晟泰克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注塑 流量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设置有传送装置。本发明通过采用绞龙轴与连接块和刮板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对输送管的内壁进行清理,方便在输送原料的过程中,避免在过程中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也是对输送管的内壁进行的一个清理,避免原料长时间的粘附在输送管的内壁上,造成输送管的堵塞和污染,出料口与传送装置的设置,方便在模具成型后,直接将模具进行运输,根据丝杆与凹槽块的设置,方便将磨具块的模型部分推至到凹槽内,进行模具成型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注射成型机的构成,注射成型机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注射单元,塑料注射模具和夹具,注射成型机的使用方法如下,在料筒内将塑料颗粒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螺杆系统将熔化的塑料移动到前端,等原材料完全融化后,将其注入到模具型腔中进行成型步骤,接着进行冷却硬化,最终成为合格的塑料部件,其次,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注塑成型进行批量生产呢?注塑成型可以使批量生产变为自动化过程,一次注射就可以生产出许多零件,但是具体操作取决于模具的设计方案,另外,注塑成型非常适合叠层模具,串联模具和多空化模具的生产,可以进一步提高熔融塑料单次注射的生产率。当我们选择批量生产时,清晰的可预测性,高效的生产效率和较少的故障问题都至关重要,而塑料注射成型无疑是满足以上要求的最好生产方式。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些模具注塑成型的时候容易出现输料管内的原料的残留,容易造成原料的堵塞问题,长时间的残留在输料管上,容易对输料管造成损害,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注塑成型时,一些装置都是不间断的输送原料,这样会在运输使,堆积较多的话会出现绞龙轴的输送困难,不能对模具注塑的流量进行很好的控制,该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清理输料管内原料残留的能力,解决原料粘附在输料管的内壁上,造成堵塞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对模具注塑流量的控制问题,以达到不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方便绞龙轴的运输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注塑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主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设置有传送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设置在出料口的上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凹槽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凹槽块的左右两端,所述固定块的中部与设置的连接杆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料口的右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设置的凹槽块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支撑板的右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主体内部的右端,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管。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绞龙轴,所述绞龙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右端设置有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晟泰克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晟泰克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气旋转防缠绕抓取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