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塔氧化风管冲洗及吹扫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0956.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龙;牛拥军;雷鸣;余福胜;李兴华;余昭;宦宣州;李楠;王韶辉;李斌;王少亮;王定帮;何仰朋;孟令海;石振晶;郭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1D53/80;B01D53/4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塔 氧化 风管 冲洗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塔氧化风管冲洗及吹扫系统及工作方法,本发明在发现氧化风管有结垢堵塞需要冲洗氧化风管时,打开冲洗水管的阀门,完成对氧化风管的冲洗,并且可以给冲洗水加压,更加有利于清除堵塞物。另外,本系统不但可以在停机时进行冲洗,而且可以在机组运行时进行冲洗,避免了因氧化风管堵塞引起机组停机检修。此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塔氧化风管冲洗及吹扫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世界各国为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低排放、低污染成为各国为之奋斗的目标。燃煤发电厂作为排放污染物的大户,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燃煤发电厂一般都为机组配置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备来对烟气进行脱硫,进而降低环境污染。在脱硫系统中的氧化风管道,浆液浸泡在吸收塔内,吸收塔上连接有氧化风管,其中氧化风管的管口浸泡在浆液中,为了保证吸收塔内化学反应正常进行,需要通过氧化风管向吸收塔内鼓入空气,对吸收塔内的浆液进行氧化以提高脱硫效率。
然而,由于浆液中掺杂有许多杂质,例如烟气粉尘、石灰石粉、石膏等,所以浆液很容易在氧化风管的管口处结垢,使在单位时间内鼓入吸收塔的空气量减少,导致吸收塔内浆液氧化不充分,降低脱硫效率。并且污垢长时间在氧化风管的管口累积,这些污垢会堵塞氧化风管管口,使得空气无法通过氧化风管鼓入吸收塔内,导致脱硫系统停运,由于脱硫系统无法单独停运,需停运整个机组,这样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般情况下,操作人员首先停运脱硫系统,然后对氧化风管管口处进行清污处理,然而,操作人员清理氧化风管的管口是需要先将吸收塔内的浆液排空,并且还要清理出吸收塔底部残留的泥浆,然后才能够清理氧化风管管口处的污垢,然而上述清理过程所用的时间较长,且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氧化风管的管口堵塞问题,已成为本领域研究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吸收塔氧化风管冲洗及吹扫系统及工作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吸收塔氧化风管口的堵塞频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吸收塔氧化风管冲洗及吹扫系统,包括氧化风母管、冲洗管母管、氧化风竖直支管、冲洗管支管及氧化风水平支管;
氧化风母管一端连接氧化风机,另一端连接若干氧化风水平支管,冲洗管母管连接若干冲洗管支管,冲洗管支管连接氧化风水平支管,氧化风竖直管道与氧化风水平管道垂直连接,氧化风水平支管水平固定在吸收塔外表面,氧化风水平支管接入吸收塔。
冲洗管母管连接氧化风吹扫管,氧化风吹扫管连接氧化风母管。
氧化风母管、冲洗管母管、氧化风吹扫管、氧化风竖直支管、冲洗管支管和氧化风水平支管以及连接处均置于吸收塔外。
氧化风母管和氧化风水平支管垂直设置。
氧化风水平支管和冲洗管支管的管数相同。
冲洗管支管与氧化风水平支管垂直设置。
每条氧化风支管均设置有单独的冲洗控制阀门。
氧化风母管、冲洗管母管、氧化风吹扫管、氧化风竖直支管、冲洗管支管及氧化风水平支管均为圆形管道。
一种吸收塔氧化风管冲洗及吹扫系统的工作方法,需要冲洗氧化风水平管的管口时,先打开位于冲洗管母管上进水端处的阀门,然后直接打开需要冲洗的冲洗管支管的阀门,压力水由冲洗管母管内进入冲洗管支管,压力水冲入氧化风竖直支管内,最终冲洗氧化风水平支管的管口,当冲洗结束后,先关闭氧化风竖直支管管道上的阀门,再关闭位于冲洗管母管上进水端处的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