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90682.6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瀚涛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技术 架线 施工 辅助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架线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包括筐体,筐体顶部四角落处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侧板的相对侧均可转动的安装有驱动轮轴,位于同侧的两个驱动轮轴之间留有间隔,驱动轮轴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轮,位于同侧的两个驱动轮轴之间均设有横杆,横杆上开设有矩形穿口,筐体内固定安装有盒体,盒体一侧连通有管道,管道一端延伸出筐体外,盒体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传动至两端的驱动轮轴;施工人员站在筐体内,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传动机构带动两端的驱动轮轴转动,从而实现飞车在导线上行驶,且无需通过人力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架线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一飞车,飞车是以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作为行驶轨道,由人力或动力装置驱动摩擦轮,靠摩擦轮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使飞车在导线上行驶,飞车可用于输电工程中架线施工和线路检修等场合。
现有一种车架式飞车,通过人力驱动摩擦轮,由于人力驱动摩擦轮增大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施工人员易出现力竭情况,同时施工人员又是在空中作业,从而给架线施工增大了安全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通过人力驱动增大安全风险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输电技术用架线施工辅助设备,包括筐体,所述筐体顶部四角落处均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的相对侧均可转动的安装有驱动轮轴,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驱动轮轴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驱动轮轴上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轮,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驱动轮轴之间均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开设有矩形穿口,所述矩形穿口内两侧均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横杆并螺纹连接在驱动轮轴上,所述筐体内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一侧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一端延伸出筐体外,所述盒体内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管道,位于一侧的所述驱动轮轴贯穿侧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两组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传动至两端的驱动轮轴,所述筐体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竖板,两块所述竖板的相对侧均可转动的安装有分线轮轴,所述分线轮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分线轮,所述驱动轮和分线轮分别位于外部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上。
优选的,两块所述竖板的相对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两块所述支撑块上均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一侧,所述L形支撑板下端设有载板,所述载板上设有两组夹持机构,两组所述夹持机构镜像设置,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位于载板下端,所述弧形夹板的内圈侧固定连接有吸水棉层,所述弧形夹板外侧固定安装有夹臂,所述载板一侧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不完成齿轮,两组所述夹持机构中的所述第一不完成齿轮啮合,所述夹臂端部和第一转轴端部之间设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和夹臂铰接,所述载板两侧下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一端铰接在夹臂上的中段,其中一组所述夹持机构中的所述第一转轴贯穿载板,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载板上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转柄,所述载板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卡设在转柄上方。
优选的,所述载板顶端设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固定安装在载板顶端,所述圆杆上设有两段螺纹线,两段所述螺纹线间隔设置,所述圆杆上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可沿着圆杆移动,所述圆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纹套,所述限位螺纹套可与两段螺纹线螺纹连接,装置未工作时,所述活动套位于圆杆下端,所述限位螺纹套螺纹连接在下端的螺纹线上,且所述限位螺纹套卡在活动套上方,所述L形支撑板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L形支撑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和活动套之间设有第三铰接杆,所述第三铰接杆两端分别铰接在活动套上和第一电机输出轴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瀚涛,未经秦瀚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90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