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9905.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兆均;江瀚;陈忠;黄劼;施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75/04;C09D133/04;C09D7/65;C09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2973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金属 底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属于油漆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通过水性丙烯酸分散体、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三者按比例复合,得到的产品不仅相比于传统油性车漆更加环保,同时其改善了水性车漆耐性低、易掉漆的缺陷,该产品在车类喷漆使用时漆膜接驳口过渡平顺,银粉排列好,层间附着力优良;具备优良的耐水、耐高温,耐候,耐酸,耐碱,耐汽油,耐机油的超高耐性,同时硬度和韧性高,有很好的耐MEK擦拭性能,适用于大型交通工具如大巴客车、改装车和轨道交通车体等。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环保经济,操作步骤简单,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漆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各类常用车用喷漆的毒性及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于传统油性车漆,水性车漆由于其具有保护环境、降霾抗污的技术效果被广泛推广。现有水性漆喷涂有效率已跃至79%以上,市场前景明朗。然而,由于缺少必要的油性组分,水性车漆普遍存在着耐性不足的特点,其力学性能例如硬度、韧性和附着力等也较弱于油性车漆。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高耐性且力学性能优异,适用于各种交通工具上的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20份的水性丙烯酸分散体、10~25份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5~15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1~5份乙二醇丁醚、1~5份二丙二醇丁醚、2~7份水性定向剂、2~8份水性银浆、2~10份水性色浆和25~40份去离子水;所述B组分为去离子水;所述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15~30。
所述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的组分中,水性丙烯酸分散体分子量较小,有利大面积施时于漆膜融合,使其接驳口平整;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的定向排列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具有大分子基团,增强漆膜多层的附着力,且增强耐化性。将三种水性分散体混合后,可有效使制备的水性金属底色漆在使用后漆面平整无颗粒,具有较高的耐热耐水及耐擦拭性能,力学硬度高且漆色光泽饱满。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通过水性丙烯酸分散体、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三者按比例复合,再搭配特定含量的功效组分,得到的产品不仅相比于传统油性车漆更加环保,同时其改善了水性车漆耐性低、易掉漆的缺陷,尤其在高温低温的天气下,该产品在车类喷漆使用时漆膜接驳口过渡平顺,银粉排列好,层间附着力优良;在耐性上,有着优良的耐水、耐高温,耐候,耐酸,耐碱,耐汽油,耐机油的超高耐性;在物理性能表现上,硬度和韧性高,有很好的耐MEK擦拭性能。
优选地,所述A组分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0.1~1份润湿剂、0.1~1份流平剂、0.2~1份消泡剂和0.5~2份流变剂。
优选地,所述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中,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3份的水性丙烯酸分散体、21份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8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4份乙二醇丁醚、1份二丙二醇丁醚、0.5份润湿剂、0.2份流平剂、5份水性定向剂、6份水性银浆、7份水性色浆、32.6份去离子水、0.2份消泡剂和1.5份流变剂。使用所述组分配比制备的车用水性金属底色漆其耐性及力学性能更好且更具附着力。
优选地,所述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为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分散体。聚氨酯树脂本身具有高附着力和高耐磨性,通过丙烯酸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则可以同时兼具丙烯酸树脂优异的耐候性和颜料相容性,使整体配方更加协调稳定。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为水性脂肪族聚氨酯分散体;所述水性脂肪族聚氨酯分散体包括脂肪族阴离子聚氨酯和N-乙基二异丙胺。所述聚氨酯分散体的引入可搭配流变剂及流平剂,通过亲水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对整体产品起到分散稳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