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9698.5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平;钱超;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27/04 | 分类号: | C07D327/04;C07D327/06;C07D327/02;H01M10/0525;H01M10/056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林虹 |
| 地址: | 62086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内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烷基磺酸内酯和引发剂、缚酸剂、溶剂投入高压反应釜中,氮气氛置换保护;低温下,通入定量硫酰氟和氮气的混合气,密闭后先保温反应再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将釜液水洗、萃取、脱挥得到浓缩液,浓缩液经过减压精馏得到氟代烷基磺酸内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烷基磺酸内酯、引发剂、缚酸剂、溶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0.001~0.1):(0.5~5):(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先通入定量的硫酰氟气体,再通入定量氮气进行稀释和增压;通气时,温度为-20℃~30℃;硫酰氟投料量为原料烷基磺酸内酯摩尔量的1~5倍,硫酰氟和氮气投料摩尔比为(0.1~10):1;反应釜压力为0.1~1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磺酸内酯结构为化合物I、化合物II、化合物III、化合物IV;
化合物I:化合物II:化合物III:化合物IV: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物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结构可以为化合物V、化合物VI、化合物VII、化合物VIII;
化合物V:化合物VI化合物VII化合物VIII
其中,a、b、c、d均为整数,且1≤a≤6,1≤b≤8,1≤c≤10,1≤d≤12;氟元素可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碳原子上。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物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结构,优选为:
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化合物7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化合物11化合物12 化合物13化合物14化合物15化合物16化合物17化合物18化合物19化合物20化合物21化合物22化合物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甲乙酮、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氧化氢中的一种或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缚酸剂为三甲胺、三乙胺、四甲基乙二胺、四甲基-1,3-丙二胺、吡啶、2-甲基吡啶、3-甲基吡啶、4-甲基吡啶、2-氟代吡啶、3-氟代吡啶、4-氟代吡啶、N,N- 二异丙基乙基胺、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乙腈、丙腈、丁腈、二甲基亚砜、环丁砜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代烷基磺酸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料温度为-20~30℃,加料后保温时间为1~8h;升温温度为0~180℃,升温后保温时间为1~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研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6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