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PM2.5传感器的热像仪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9307.X | 申请日: | 2020-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黄炳勇;莫镇阳;郭乔;周健康;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N15/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沁 |
| 地址: | 618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pm2 传感器 热像仪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PM2.5传感器的热像仪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便携式热像仪检测头、PM2.5检测装置以及手持支架;便携式热像仪检测头包括红外检测仪与外接端口,红外检测仪通过外接端口与移动终端连接;PM2.5检测装置包括PM2.5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模块,PM2.5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PM2.5传感器采集所处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数据并采用加密或不加密的方式发送至移动终端;红外检测仪用于获取待测物的红外图像并通过通讯线将红外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处理红外图像得到红外图像中待测物的各点的温度数据并结合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数据对温度数据进行校准,使得测量的温度精确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成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PM2.5传感器的热像仪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热像仪已广泛应用于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材料缺陷的检测与评价、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控与测试以及减灾防灾等领域;同样的在电力巡检领域对热像仪的使用也是越来越频繁;但是,当前在电力巡检过程中实用的热像仪多为国外进口的设备,其距离参数需要人为手动输入,手动输入不仅使操作繁琐并且容易造成人为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并且其体积较大、功能单一且多为一体机,实际使用时灵活性不高,并且其价格也较为昂贵;因此,需要一种可手持、携带方便且测量精准的热像仪。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市面上涌现出一批便携式的手持热像仪,但是在一些空气质量较差、扬尘较多的地区,这种便携式的手持热像仪对设备温度测量的精确度把控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扬尘或颗粒物等会导致红外热辐射量能衰减,从而严重影响温度的精确测量,这种不精确在电力巡检领域可能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基于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颗粒物或扬尘影响的且可手持的红外热像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PM2.5传感器的热像仪系统,其通过PM2.5传感器采集所处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数据,并以该数据对热像仪检测温度进行校准,从而使热像仪的测量温度更加准确。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PM2.5传感器的热像仪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便携式热像仪检测头、PM2.5检测装置以及手持支架;
便携式热像仪检测头包括红外检测仪与外接端口,红外检测仪通过外接端口与移动终端连接;
PM2.5检测装置包括PM2.5传感器与无线传输模块,PM2.5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
便携式热像仪检测头与移动终端均设置在手持支架上;
PM2.5传感器用于采集所处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数据,该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采用加密或不加密的方式发送至移动终端;红外检测仪用于获取待测物的红外图像,并由外接端口通过通讯线将红外图像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用于处理红外图像得到红外图像中待测物的各点的温度数据,并结合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数据对温度数据进行校准。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图像拍摄模块,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拍摄并保存当前的红外图像。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还包括温度预警模块,温度预警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温度阈值对当前红外图像中的超温物体进行预警提示。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还包括录像模块,录像模块用于录制检测音视频。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还包括校准参数配置模块,校准参数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目标物温度的校准参数。
进一步地,控制面板还包括测温模式选择模块;测温模式选择模块包括点测温单元、线测温单元和区域测温单元;点测温单元用于检测红外图像中选取的点的温度;线测温单元用于检测红外图像中选取的标记线上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区域测温单元用于检测红外图像中选取的检测框内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93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