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816.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王雄;张越;廖杰;邱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0 | 分类号: | E02D17/00;E01C1/00;E01C9/08;E01D4/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峭 崖壁 拱座边坡 区域内 布置 便道 开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采用本方法无需使用起重吊装设备出渣,有效提高单次运渣方量,开挖进度不再受起重吊装设备的轮转速度的影响,设备投入少、施工效率高,减小了拱座边坡开挖进度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区域内部,其布置受桥址区地形条件的影响小,出渣便道位于拱座边坡内部,更靠近山体内侧,承载能力高,施工时安全防护面积更少,安全系数更高,拱座边坡区域仅设置两条开挖主便道,无需针对每级边坡设置区域外的出渣便道,有效大幅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且减少了对桥址区两岸山体自然表面破坏的面积以及对河流的影响,环保效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
背景技术
上承式拱桥的拱座作为承受拱上建筑物沿拱圈传递至拱脚的荷载的主要受力结构,其位置一般位于两岸山坡的中下部,往往涉及的关键工序存在拱座高边坡施工。根据上承式拱桥的结构特点,其拱座边坡的开挖方式与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坝基开挖施工方法类似,一般分为两种:(1)起重吊装设备垂直吊运进行出渣,即通过在拱座边坡顶部布置塔吊或缆索吊等大型吊装设备,在边坡土石方开挖完成后,将出渣料斗下放至开挖面进行装渣,然后通过起重吊装设备垂直吊运至坡顶主便道进行出渣;(2)沿山体在边坡区域外展线修建多条出渣便道进行出渣,根据桥址区两岸地形情况,通常从设计边坡两侧,沿山体坡面走势展线布置出渣便道,针对台阶型多级边坡则每级边坡设置一条出渣便道进行出渣。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起重吊装设备额定装载能力和覆盖范围有限,单次运渣方量小,加上吊装设备需要起吊、下落、安拆吊钩、料斗卸料等运转时间,出渣效率极低,存在大量起重吊装作业,增大了物体打击、起重吊装伤害等施工安全风险;(2)在陡峭崖壁地形条件下,需要增加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对于处在水资源保护或景区等有硬性保护条件的地区,还需要大范围设置溜渣防护措施,避免污染拱座下方的自然环境,造成施工成本极大,施工效率不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吊装设备垂直吊运出渣限制较多,边坡区域外布置出渣便道开挖过大、成本极高、容易污染环境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陡峭崖壁拱座边坡区域内布置出渣便道的开挖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对拱座边坡区域附近的既有道路施工路面防护以及滚石防护措施;
b、根据设计边坡结构线、出渣便道宽度、停靠平台的平面位置,放出设计边坡的坡顶开挖边线和出渣便道的开挖边线;
c、根据设计边坡各级的设计边线,结合出渣便道的设计坡度及便道边坡的设计坡度,在拱座边坡区域内从坡顶到坡底进行出渣便道的开挖并连通坡顶主便道,其中,出渣便道位于设计边坡的表面;
d、待出渣便道展线至坡底并连通坡底主便道后,再次从坡顶到坡底进行设计边坡的开挖并挖除出渣便道;
其中,在步骤c之前,完成坡顶主便道的施工,在步骤d之前,完成坡底主便道的施工。
坡顶主便道和坡底主便道根据桥址区各施工区域的需求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