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622.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洪丽;李明明;苏文洋;詹炳根;叶卫东;倪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界面 粘结 性能 再生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包括水190‑210份,水泥223.5‑608.7份,砂405‑665份,强化的再生粗骨料991.6‑1290.9份,硅灰11.2‑30.4份,粉煤灰33.5‑91.3份,矿粉22.4‑60.9份,减水剂0‑15.2份,解决了普通再生混凝土中由于再生粗骨料因密度小、压碎值大、孔隙率高、吸水率高及粗骨料与砂浆的界面粘结性能差缺陷而导致的再生混凝土强度低、弹性模量低、抗裂性差和耐久性差等缺点,从而实现了旧建筑物拆除而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对于节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每年因旧建筑物拆除而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约为1360万吨,为了降低建筑废弃混凝土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将废弃混凝土制成再生混凝土是极其必要。
同时,相较于天然骨料而言,再生粗骨料具有密度小、孔隙率高及吸水率高等缺陷,导致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界面是再生混凝土中最薄弱位,并且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取决于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界面性质,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利用率,促进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优化、对再生粗骨料自身性能进行强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普通再生混凝土中由于再生粗骨料因密度小、压碎值大、孔隙率高、吸水率高及粗骨料与砂浆的界面粘结性能差缺陷而导致的再生混凝土强度低、弹性模量低、抗裂性差和耐久性差等缺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223.5-608.7份;
中砂405-665份;
聚合物81.9-148.4
聚合物强化的普通再生粗骨料991.6-1290.9份;
水190-210份;
硅灰11.2-30.4份;
粉煤灰33.5-91.3份;
矿粉22.4-60.9份;
减水剂0-15.2份;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高界面粘结性能的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条件的一项或几项
1)所用水泥为海螺牌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为标准中砂,
3)水为饮用自来水
优选的,普通再生粗骨料来自于某单一建筑物拆除的废弃混凝土,通过机械破碎法将废弃混凝土破碎成再生粗骨料,最后将混凝土经破碎机破碎并筛分,得到粒径4.75mm~19.5mm的普通再生粗骨料。
优选的,砂浆中惨加的聚合物以及强化再生粗骨料的聚合物为一种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型号为MD216,其分子式为C6H5-[C2H4]x-COOR,其性能表如下:
表1.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性能指标
优选的,是通过聚合物浸泡法来强化再生粗骨料,浸泡时再生粗骨料内部孔隙被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填充,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硬化后对孔壁产生支撑作用,从而提高了再生粗骨料的抗压碎能力,压碎值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搜索跟踪方法及目标追踪装置
- 下一篇:透镜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