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8490.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捷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70/00 | 分类号: | B31B70/00;B31B7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袋 封口 边缘 对齐 装置 | ||
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涉及一种边塑料编织袋制作机械,通过设置牵拉内袋袋口,同时吹鼓内袋,实现内袋与相套外袋紧密贴合。包括推送机构、扩袋机构、推送机构动力部、移动部,其特征是:移动部包括安装板、滑轨、滑块、固定板、横梁、滑杆、支撑板,安装板上安装滑轨,固定板下部连接滑块,滑块安装在滑轨上,固定板上部为支撑板,左右支撑板间安装横梁和滑杆;扩袋机构包括立架、竖杆、连杆、扩张臂,立架安装在移动部的横梁上,立架中部设有竖杆,左右连杆一端连接在竖杆上的连接器上,连接器套在竖杆上,可沿竖杆上下滑动,左右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扩张臂上,如此实现左右扩张臂的同步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塑料编织袋制作机械,尤其是这一种编织袋内袋与外袋边沿对齐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塑胶包装袋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外套子套上一个内袋,在套上内袋的个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内袋拉得太紧了,在封边过程中,出现内袋由于编织袋内袋之间的结合过紧而产生破烂,在外沿结合地方出现褶皱导致内袋的长度与外的编织袋不匹配,在装填物料的时候,内袋提前受力破裂,诸如此类问题,因此如何在编织袋以内大边缘封边之前使内袋不会拉得太紧,其褶皱部分不会被边缘封大死被封住,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通过设置牵拉内袋袋口,同时吹鼓内袋,实现内袋与相套外袋紧密贴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包括推送机构、扩袋机构、推送机构动力部、移动部,其特征是:移动部包括安装板、滑轨、滑块、固定板、横梁、滑杆、支撑板,安装板上安装滑轨,固定板下部连接滑块,滑块安装在滑轨上,固定板上部为支撑板,左右支撑板间安装横梁和滑杆;扩袋机构包括立架、竖杆、连杆、扩张臂,立架安装在移动部的横梁上,立架中部设有竖杆,左右连杆一端连接在竖杆上的连接器上,连接器套在竖杆上,可沿竖杆上下滑动,左右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扩张臂上,如此实现左右扩张臂的同步移动;扩张臂包括支架、推杆滑块,推杆滑块经支架安装在移动部的滑杆上,在支架与滑杆的垂直方向上安装推杆,推杆经推杆滑块与支架活连接,推杆前端设有吹吸头,推杆后端与气缸活塞连接,气缸缸体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架上,这样利用气缸带动推杆前后移动,实现吹吸头的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送机构动力部包括滑杆驱动板、电机,滑杆驱动板连接横梁上,螺杆一端连接滑杆驱动板,螺杆中部活连接电机安装板,螺杆另一端连接在推动机构安装板上,推动机构安装板固定连接机架,螺杆经带齿皮带连接到电机输出轴上,电机同安装在电机安装板,用于驱动移动部整体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扩袋机构还包括扩张电机、扩张电机连接板,扩张电机连接板将扩张电机安装到移动部的下方,扩张电机经皮带与竖杆下端接实现扩张电机驱动竖杆旋转,带动连接器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杆驱动扩张臂左右移动,实现编织袋口的扩张。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板、电机安装板安装在流水线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工作方法,其特征是:使用时,电机驱动螺杆推动移动部向前靠近待处理编织袋口,并将推杆上的吹吸头升入袋口,在扩袋机构作用下,将编织袋口进一步撑开,之后吹吸头吸住内袋口向袋内推送,到达合理位置时,吹吸头前端吹吸气孔向袋内吹气同时推杆后缩将内袋口边沿后拉,使内袋与外袋贴合无褶皱,内外袋口对齐。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编织袋内袋封口前与外袋边缘对齐装置,通过设置牵拉内袋袋口,同时吹鼓内袋,实现内袋与相套外袋紧密贴合。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封边后,出现内袋由于外编织袋与内袋之间的结合过紧而产生装料内袋破烂,或在外沿结合地方出现褶皱导致内袋的长度与外的编织袋不匹配,如内袋过长装袋不美观,内袋过长过短在装填物料的时候,导致内袋提前受力破裂,诸如此类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捷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捷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84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ATP设备校核移动授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铸件超声波分料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