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7401.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治椿;仲文;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3/04;C01D3/14;C01D3/24;C02F101/12;C02F101/2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崔玉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利用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包括飞灰预处理单元、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和第二蒸发结晶单元;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包括蒸发器、第一稠厚器、第一离心机和缓冲罐,第二蒸发结晶单元包括蒸发器、第二稠厚器、第二离心机和母液罐;第二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和第一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共同构成一个多效蒸发器。本发明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不仅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还能提高所得氯化钾和氯化钠产品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垃圾处理领域内,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次污染物飞灰,飞灰中含有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以及可溶性盐。飞灰中的可溶性盐主要以NaCl、KCl、ZnCl2、FeCl2形式存在,可溶性盐的质量分数在15%-30%左右。飞灰中的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需要除去,而可溶性盐则要进行资源化利用。
在可溶性盐中,氯化钾和氯化钠的含量最多,现有技术通常利用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的不同将这两种盐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氯化钾和氯化钠的资源化利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两套蒸发器设备分别对氯化钠和氯化钾进行蒸发结晶,导致氯化钾和氯化钠蒸发结晶系统的蒸汽消耗大,蒸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还有的使用一套蒸发器外加一套结晶器分别对氯化钠和氯化钾进行结晶,其结构复杂、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不仅能够提高蒸汽的利用率,还能提高所得氯化钾和氯化钠产品的纯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灰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飞灰预处理单元、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和第二蒸发结晶单元;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包括蒸发器、第一稠厚器、第一离心机和缓冲罐,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包括蒸发器、第二稠厚器、第二离心机和母液罐;
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和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共同构成一个多效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与第一稠厚器、第一离心机、缓冲罐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与第二稠厚器、第二离心机、母液罐依次连接,所述飞灰预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连接,所述母液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连接。
本发明中,第一、第二稠厚器用于第一、第二离心机给料的提浓。缓冲罐用于滤后液的暂存。根据飞灰的特性,母液罐必须与第一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飞灰预处理单元包括漂洗结构、固液分离结构、烘干煅烧结构和沉淀反应池。
进一步地,所述多效蒸发器的总蒸发器的数量为2-6个。总蒸发器至少为2个,确保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和第二蒸发结晶单元中均连接有蒸发器。总蒸发器最多为6个,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一套多效蒸发器中的蒸发器数量越多,蒸汽利用率越高,但是设备成本会增加,因此,蒸发系统的效体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效蒸发器中的总蒸发器数量为4个时,所述多效蒸发器为四效蒸发器;其中,所述第二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为第一效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结晶单元中的蒸发器为第二、三、四效蒸发器,所述飞灰预处理单元与所述第二效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二效蒸发器与第三效蒸发器、第四效蒸发器、第一稠厚器、第一离心机和缓冲罐依次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效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效蒸发器与第二稠厚器、第二离心机、母液罐依次连接,所述母液罐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效蒸发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7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