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道增益的中继确认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87236.X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3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唐瑞波;刘毅;王鑫;林英喜;马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52/32 | 分类号: | H04W52/32;H04W5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道 增益 中继 确认 方法 装置 系统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信道增益的中继确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多播用户广播携带有目标标识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目标标识与上一次广播的第一导频信号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不同;
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第二导频信号;
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号和第二导频信号的收发过程,确认对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的解码状态;
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解码状态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状态分类;
所述多播用户计算所述状态分类接收过程中的信道增益;
所述多播用户根据倒计时策略确认中继用户,所述倒计时策略根据所述解码状态的分类和所述状态分类接收过程中的信道增益确认;
其中,所述基站向多播用户广播携带有目标标识的第一导频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多播用户计算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接收过程中的第一信道增益;
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第二导频信号之后,还包括:
所述多播用户计算所述第二导频信号接收过程中的第二信道增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号和第二导频信号的收发过程,确认对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的解码状态,包括:
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增益和第二信道增益确认对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的解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解码状态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状态分类,包括:
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解码状态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所述第一类为解码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和其它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均成功的多播用户,所述第二类为仅解码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成功的多播用户,所述第三类为发送信号能被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解码成功的多播用户;
所述多播用户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分类标识,所述分类标识用于标识属于第一类或不属于第一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倒计时策略确认中继用户,包括:
接收到所述分类标识为不属于第一类的第二类多播用户计算所述分类标识接收过程中的信道增益;
所述第三类多播用户计算分类标识接收过程的信道增益最差值,并根据所述信道增益最差值确认倒计时时长,当倒计时结束时,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中继确认指令,所述中继确认指令用于确认自身为中继用户;所述多播用户在倒计时过程中接收到所述中继确认指令时,停止倒计时。
5.一种基于信道增益的中继确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广播单元,用于基站向多播用户广播携带有目标标识的第一导频信号,所述目标标识与上一次广播的第一导频信号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不同;
第二广播单元,用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第二导频信号;
状态确认单元,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第一导频信号和第二导频信号的收发过程,确认对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的解码状态;
分类广播单元,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解码状态向其它多播用户广播状态分类;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所述多播用户计算所述状态分类接收过程中的信道增益;
中继确认单元,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倒计时策略确认中继用户,所述倒计时策略根据所述解码状态的分类和所述状态分类接收过程中的信道增益确认;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所述多播用户计算所述第一导频信号接收过程中的第一信道增益;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所述多播用户计算所述第二导频信号接收过程中的第二信道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确认单元,具体用于所述多播用户根据所述第一信道增益和第二信道增益确认对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多播用户的发送信号的解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72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