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6455.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7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栗欢欢;饶维宁;孙浩瀚;王亚平;袁朝春;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T17/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热 耦合 模型 研究 锂电池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软件建立瞬态的一维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
2)在所述电化学模型中引入SEI膜和析锂电极副反应;
3)在软件中建立三维热模型,并与所述电化学模型耦合,形成电热耦合模型,赋予电热耦合模型电池参数;
4)分别划分所述电化学模型和三维热模型的网格;
5)设置所述电化学模型和三维热模型初始化参数并计算,得到析锂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使用COMSOL软件建立一维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在所述电化学模型中负极的多孔电极下添加SEI膜与析锂的多孔电极副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的SEI膜的厚度为1*10-9m,SEI膜副反应的平衡电位为0.4V,析锂副反应的平衡电位为0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在所述电化学模型基础上,建立锂电池三维热模型,传热的方式是固体传热,与所述电化学模型形成耦合,并将电池的参数输入到电热耦合模型中,所述电化学模型为三维热模型提供热源及发热功率,三维热模型将温度反馈给电化学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为18650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电化学模型的网格为点网格,三维热模型的网格为薄壁自由四面体网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研究锂电池析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将电化学模型和三维热模型的初始化参数设置为:初始电压为3V,初始充电电流为0.5~1.5C,总时间步长为2400-7200s,步长为24-7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4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材剖光调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