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背光源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6228.3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2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11517 | 代理人: | 毕长生;魏宇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背光源 控制 方法 | ||
一种显示器背光源控制方法可控制一显示器背光源以适应多种更新率。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判断一更新率与一阈值之间的关系;当所述关系由所述更新率从大于所述阈值变成小于所述阈值时,发送一低更新率模式背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显示器背光源在一高至低过渡期提供高至低过渡期背光,然后提供非过渡期固定背光,其中所述高至低过渡期背光包括高至低过渡期频闪背光与高至低过渡期固定背光;以及当所述关系由所述更新率从小于所述阈值变成大于所述阈值时,发送一高更新率模式背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显示器背光源在一低至高过渡期提供低至高过渡期背光,然后提供非过渡期频闪背光,其中所述低至高过渡期背光包括低至高过渡期频闪背光与低至高过渡期固定背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显示器背光源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暂留型显示器(hold-typedisplay)的背光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一暂留型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显示移动的物体时,人眼会因视觉暂留现象(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而觉得物体影像模糊,这称为动态模糊(motionblur)。
为了解决动态模糊的问题,一般做法会快速启闭一暂留型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以达到背光插黑(black insertion)的效果,这称为频闪背光(strobe backlight)技术。频闪背光技术只在一帧时间(frame time)的一小部分内开启一显示器背光源,而在所述帧时间的其它部分内关闭所述显示器背光源,以减少视觉暂留现象。一般频闪背光技术的原理如图1所示(根据时序呈现),其中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后廊(back-porch)、有效区(active)、前廊(front-porch)等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说明书在此不予详述。如图1所示,每个频闪背光(右侧网点填满示意信号)维持一段同样的时间,通常会在一目前帧更新完后出现,而在下一帧开始更新前消失,让观看者只看到每张帧极短的时间。
然而,现有的影像显示技术存在一种“动态更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VRR)/dynamic refresh rate(DRR))”的技术,此技术可让更新率不局限在特定的更新率,而是随着输入信号(即帧内容)而变化。然而,动态更新率技术与减少动态模糊的频闪背光技术无法以直观的方式实际操作共存;例如,当更新率随着输入信号而变小时,或者两个垂直同步信号的间隔变大时,如果频闪背光出现的时间仍固定在下一帧更新前的时点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频闪背光之间的间隔变得较长,导致亮度不一致或闪烁的问题。
虽然有些文献讨论如何解决前述问题,但所述文献未深入考虑如何改善使用者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背光源控制方法,以作为现有技术的改善。
本申请的显示器背光源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用于控制一显示器背光源以适应多种更新率,所述实施例包括下列步骤:判断一更新率与一预设阈值之间的一关系;当所述关系由所述更新率从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变成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发送一低更新率模式背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显示器背光源在一高至低过渡期提供高至低过渡期背光,然后提供非过渡期固定背光,其中所述高至低过渡期背光包括高至低过渡期频闪背光与高至低过渡期固定背光;以及当所述关系由所述更新率从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变成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发送一高更新率模式背光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显示器背光源在一低至高过渡期提供低至高过渡期背光,然后提供非过渡期频闪背光,其中所述低至高过渡期背光包括低至高过渡期频闪背光与低至高过渡期固定背光。在本实施例的一结构形态中,所述高至低过渡期背光的变化与所述低至高过渡期背光的变化相反。在本实施例的一结构形态中,所述高至低过渡期频闪背光与所述低至高过渡期频闪背光的至少其中之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包括多种频闪背光,所述多种频闪背光的持续时间不同。在本实施例的一结构形态中,所述多种频闪背光的持续时间的变化是渐进的。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结构与功效,现配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般频闪背光技术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6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表检测辅助设备
- 下一篇:B超定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