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5838.1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建筑 施工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设有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的内侧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侧套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套柱,所述内套柱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套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底部设有与套管相互连接的弹簧A。本发明通过外套管与内套柱的套设连接,使装置在贴合支撑期间,利用压合减震组件及贴合减震组件相互结合,呈连动式关系进行配合,使该装置的支撑效果和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缓解支撑时随之而来的冲击力和震动力,增强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增加装置的缓冲功能和抗压成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是广州城市建筑广州城市建筑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在建筑施工期间,往往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对未完成工作的建筑或器材进行辅助支撑,以防产生塌陷倾倒。
支撑装置会通过顶部设有的支撑板来对上方的建筑形成贴合,以防出现倒塌,然而上方所支撑的建筑会因为施工现场的混乱产生摇晃和震动,对支撑装置施加较大幅度的挤压力和冲击力,若是装置的固定效果不足,很可能产生摇晃和位置偏移,从而脱离原有的支撑点,加大倾倒塌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少装置的抗冲击力和减震能力;在装置遇到较为宽阔的支撑点时,只通过一组支撑结构会有所不足,从而加多了支撑装置的供应需求和使用成本,减少装置的支撑面积和成效,当前的支撑装置由于搭载过多的支撑防护结构,使得装置的搬运工作较为不便,若是在装置底部安装行走轮,又会影响后续的支撑效果,增加装置使用的操作难度和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施工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设有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的内侧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侧套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套柱,所述内套柱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侧套设有相互配合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底部设有与套管相互连接的弹簧A,所述内套管的顶部设有承载压板,所述固定座外侧的四角处铰接有活动支撑板,且承载压板与活动支撑板相互配合,所述内套柱的外侧设有四组连接臂,四组所述连接臂的顶部设有与活动支撑板相互连接的压簧A,所述外套管外侧的顶部设有压合减震组件,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辅助支撑组件,所述底座两侧的底部设有收缩移动组件,所述内套柱底部的两侧设有贴合减震组件;
所述压合减震组件外侧的顶部设有环形加固盘,所述环形加固盘的顶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的底部设有减震气囊,四组所述连接臂的底部设有与环形槽和减震气囊相互适配的防护圈,所述环形槽正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气嘴,且气嘴与减震气囊相互连通;
所述辅助支撑组件两侧的顶部设有连接座,两组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套块,两组所述内螺纹套块的内侧套设有相互适配的螺纹杆,两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有安装盘,两组所述安装盘顶部的外侧设有三组弧形挡板,两组所述安装盘的顶部铰接有三组与弧形挡板相互配合的弧形抓板,两组所述安装盘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压簧B,两组所述压簧B的顶部设有相互连接的压合板;
所述收缩移动组件两侧的底部设有铰接座,两组所述铰接座相互远离的一侧铰接有移动座,两组所述底座两侧靠近铰接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磁吸槽和卡环,两组所述移动座相互靠近一侧的底部设有与卡环相互配合的弹性扣,两组所述移动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与磁吸槽相互适配的吸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六洲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