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排液采气一体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5666.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巧荣;李宪文;张燕明;周长静;牟春国;何明舫;孟磊;梁凌云;王历历;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38;E21B47/047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含水 层压 改造 后排 液采气 一体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压裂改造油气井增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排液采气一体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气井压裂改造结束后,在油管中或套管井筒中下入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进行排液,当判断油管排液结束后,开始采气;当判断套管排液结束后,首先起出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然后在套管井筒中下入采气生产管柱,在采气生产管柱中下入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进行采气生产管柱的排液,当采气生产管柱排液结束后,开始采气,解决了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常规排液技术周期长、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含水储层气井压裂后液体返排率,缩短排液周期,降低压裂液粘滞等伤害,最终提高含水储层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裂改造油气井增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排液采气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低压含水储层油气井压裂改造后,注入地层的压裂液体和地层水返排技术主要涉及油管油放排液技术、油管抽汲排液技术、液氮气举排液技术、连续油管返排技术等。但是,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由于地层压力低,能量不足,常规排液技术不能实现及时喷通产出油气,常规排水采气技术也不能实现连续采气作业。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排液采气一体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排液采气一体化方法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由于地层压力低,能量不足,常规排液技术不能实现及时喷通产出油气,以及常规排水采气技术不能实现含水储层连续排水采气作业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含水储层压裂改造后排液采气一体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气井压裂改造结束后,在油管中或套管井筒中下入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进行排液;
2)当油管内井底积液液面降到射孔段以下时,油管内停止排液,开始采气;当油管内井底积液液面上升到设定高度时,停止采气,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再次排液,重复上述步骤2)直至油管内结束排液;
3)当套管内结束排液后,首先起出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再在套管井筒中下入采气生产管柱,在采气生产管柱中下入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进行采气生产管柱的排液,当采气生产管柱内井底积液液面降到射孔段以下时,采气生产管柱内停止排液,开始采气;当采气生产管柱内井底积液液面上升到设定高度时,停止采气,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再次排液,重复上述步骤3)直至采气生产管柱内结束排液。
所述连续油管排液管柱串包括电缆、连续油管和自动启停泵,电缆位于连续油管内部,电缆下端连接自动启停泵。
所述自动启停泵位于射孔段底端深度以下3-5m。
所述自动启停泵包括阀门、水位感应器和电机,阀门、水位感应器和电机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电缆分别连接水位感应器和电机。
所述阀门为单向阀。
所述阀门的下端开设有流体吸入口,阀门的上端开设有气体排出口。
所述自动启停泵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流体吸入口通过阀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入口,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接气体排出口,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接连续油管。
所述自动启停泵的工作方法为:当液面上升至水位感应器时,电机开启,电机将液体从流体吸入口吸进气液分离器内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从气体排出口排出,分离出的液体通过连续油管排出地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