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5346.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6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李慧敏;安晓伟;董光华;汪伦焰;聂相田;孙庆国;李志竑;闫红梅;关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25H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晏达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生产 体外 加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加紧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杆、套筒、隔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外侧面与套筒套接。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通过底座、套筒、升降杆和顶板的配合设置,使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具备了稳定、牢固的效果,从而起到了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结实、耐用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延长寿命的作用,通过升降结构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混凝土管上下移动,进而起到了便于移动的作用,达到了提高适用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预应力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指在带有钢筒的高强混凝土管芯上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再在其上喷制致密的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的输水管。它是由薄钢板、高强钢丝和混凝土构成的复合管材,它充分而又综合地发挥了钢材的抗拉、易密封和混凝土的抗压、耐腐蚀性能,具有高密封性、高强度和高抗渗的特性
现阶段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预应力加固装置在加工时,往往都需要加紧工件然后进行加工,但是由于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搬运和加固,若固定不稳定的话,还会造成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破损,严重的话会导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破裂。所以目前段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预应力加固装置存在加固效果不好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具备加固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加固效果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生产用体外预应力加固系统,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加紧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杆、套筒、隔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外侧面与套筒套接,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上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下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通过伺服电机架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级锥齿轮,所述主级锥齿轮的一侧面啮合从级锥齿轮,所述从级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中部开设有椭圆孔,所述升降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方板。
优选的,所述方板的一侧面通过短杆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与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底板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与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套筒、升降杆、短杆、活动杆和方板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转动轴、从级锥齿轮和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加紧结构包括放置板、滑动槽、滑动块、连接杆、滑杆和顶块,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与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与滑动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一侧面通过滑槽与滑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椭圆槽,所述椭圆槽的内壁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上表面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棒,所述转动棒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滑动块、椭圆槽和滑杆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呈圆周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端面与其中一个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外侧面中部与顶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