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入睡潜伏期数据库的助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5211.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5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鄢姬铃;许晏菁;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3 | 分类号: | G16H40/63;G16H20/70;G06F16/903;A61M2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竺琪明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入睡 潜伏期 数据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入睡潜伏期数据库的助眠系统。现有助眠设备无法根据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对助眠刺激进行调整。本发明包括入睡潜伏期数据库、数据采集器、处理器以及助眠设备,通过入睡潜伏期数据库来计算获得与用户个体匹配的助眠数据包,并通过处理器计算获得用户个体的参考脑波频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而对助眠设备进行控制,通过提升助眠刺激与用户个体睡眠状态匹配性来提升助眠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入睡潜伏期数据库的助眠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助眠方法通常是在用户尝试入睡时将灯光调整至睡眠模式,拉上窗帘,或是开始播放某类助眠音乐,但只能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执行下去(例如到了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就关闭灯光和音乐),无法按照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行相应的变化;当用户已经睡着时,助眠干预程序可能仍在执行,或者当用户仍然清醒,助眠干预程序可能已经结束,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入睡潜伏期数据库的助眠系统,建立与各目标群体匹配的入睡潜伏期数据库,利用入睡潜伏期数据库内的助眠数据包来为助眠设备运行提供依据,以使助眠设备产生的助眠刺激会产生变化,有效提升助眠效果和使用体验。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入睡潜伏期数据库建立方法,对目标群体内各检测样本进行基础信息采集,通过对脑波频率进行阶段划分来获得与各阶段对应的阶段平均时长,进而利用阶段平均时长计算获得与该目标群体各阶段逐一对应的脑波频率变化参数,以此形成与该目标群体对应的助眠数据包,通过分别对具有差异化特征信息的目标群体进行逐一采集并形成对应的助眠数据包,以此记录形成具有多组助眠数据包的入睡潜伏期数据库。基于相同目标群体内的各检测样本具有类似的脑波频率变化参数原理,对所有检测样本进行划分归类并获得该目标人群的脑波频率变化参数,以为使用者提供与各目标群体对应的助眠数据包。
在划分目标群体时,特征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工作类型、压力水平、睡眠作息、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入睡潜伏期等,通过对与睡眠相关的特征信息进行统计划分来获得目标群体。具体地,对上述特征信息在适宜范围内进行划分,并向具有相同特征信息的检测样本归类为同一目标群体。
作为优选,在建立入睡潜伏期数据库时,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助眠数据包:
第一步,根据各检测样本的特征信息对齐进行目标群体归类,以使单个目标群体内包含多个具有相同特征信息的检测样本。通过增加检测样本数量来提升该目标群体对应助眠数据包的准确性,进而为助眠设备提供与使用者匹配的助眠刺激。
第二步,利用数据采集器对各检测样本进行睡眠监测,并以30秒为单位时长来获得与各检测样本对应且包含脑波频率数据的单帧数据包,且被完整存储。通过记录和存储检测样本的蒸锅睡眠过程来有效判定和辨别检测样本的入睡潜伏期和浅睡阶段,进而为形成助眠数据包提供计算依据;将单帧数据包的时长设定为30秒,既能通过减小单帧数据包的时长来提升监测精度,进而提升助眠设备的控制精度,还能有效控制单帧数据包数量,通过减少运算工作量来降低对计算设备的性能要求,降低成本。
第三步,根据单帧数据包计算对应时段该检测样本的单帧平均脑波频率EEGN-J,并以此划定与该检测样本对应的入睡潜伏期和浅睡阶段,所述入睡潜伏期包括依次按序转变的准备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以及第四阶段,其中,N为同一目标群体内的检测样本编号,J为沿时间顺序排列的单帧数据包编号。根据检测样本的脑波频率将其对应的入睡潜伏期和浅睡阶段划分为包括准备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以及浅睡阶段的六个阶段,为助眠设备实施差异化助眠刺激提供切换参考依据。将助眠刺激设定为六个等级,既能与使用者的实时情况进行匹配,还通过控制等级数量来降低对助眠设备性能的要求,提升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云睡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5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