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咽拭子采集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4657.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冯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13/00;A61B90/16;A61B1/247;A61B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咽拭子 采集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辅助装置,包括压板和顶板,压板和顶板均呈倒L形,压板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顶板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铰接板,支撑板和铰接板之间铰接有铰接件,其中一个支撑板外侧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自由端倾斜安装有镜片,顶板后端开设有缺口,镜片的位置与缺口相对应,压板后端安装有弧形卡件,弧形卡件包括T形主体和位于T形主体两侧的弧形卡条,弧形卡条外侧开设有多个卡口,顶板后端还开设有条形通孔,弧形卡件穿设在条形通孔内,顶板于条形通孔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块,卡块卡设在其中一个卡口内。其目的是:解决现有咽拭子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医护人员受感染的风险大,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拭子采集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人咽峡部培养应有口腔正常菌群,而无致病菌生长,咽部的细菌均来自外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其他外部因素下可以出现感染等而导致疾病,因此,咽部拭子细菌培养能分离出致病菌,有助于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的诊断,由于呼吸和食物都通过口腔,因此口腔中会有形形色色的细菌寄生,如卡它球菌、各种葡萄球菌、各种链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杆菌等,另外还有厌氧菌,如消化球菌、拟杆菌及类酵母菌的存在,流感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咽部是此类病毒聚集较多的地方,咽拭子标本就是用医用的棉签,从人体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采取的样本就是咽拭子标本,为了检验呼吸道疾病病毒类型,往往通过咽拭子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检测出该病毒类型。
咽拭子的留取或采集过程中,为了方便观察棉签伸入位置,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正面面对被采集人面部,同时,由于被采集人是处于张口哈气的状态,飞沫容易直接飞向医护人员的面部,大大增加医护人员受感染的风险。
而且由于咽拭子采样的采集部位位于人体的咽后壁,由于人体自身结构的特点,对于此处的采集,首先需要被采集人打开口腔,发出“啊”的声音,在此过程中,被采集人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咽反射反应,使得被采集人舌头上翘,进而使得舌头接触到采集棉签,降低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咽拭子采集辅助装置,用来解决现有咽拭子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医护人员受感染的风险大,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咽拭子采集辅助装置,包括压板和顶板,所述压板和顶板均呈倒L形,所述压板上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顶板下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铰接板,所述支撑板和铰接板之间铰接有铰接件,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外侧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自由端倾斜安装有镜片,所述顶板后端开设有缺口,所述镜片的位置与缺口相对应,所述压板后端安装有弧形卡件,所述弧形卡件包括T形主体和位于T形主体两侧的弧形卡条,所述弧形卡条外侧开设有多个卡口,所述顶板后端还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弧形卡件穿设在条形通孔内,所述顶板于条形通孔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其中一个卡口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卡口从远离压板一侧至靠近压板一侧逐渐向外倾斜。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利用倾斜的卡口,使得在把辅助装置插入被采集人口中,需要压板和顶板的前端张开时,只需直接挤压压板和顶板的后端,使得压板和顶板的后端相互靠近即可,而不需要对弧形卡条进行按压,按压完成后,卡块顶靠在卡口内,此时,即便被采集人口部咬合,对压板和顶板的前端进行挤压,也不会造成卡块脱离卡口,进而造成压板和顶板的前端合拢;而在需要压板和顶板的前端合拢时,只需按压弧形卡条靠近压板一端,即可使得卡块脱离卡口,配合被采集人合拢口腔的动作,即可使得压板和顶板的前端合拢,此时,即可方便地把辅助装置从被采集人口部拔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弧形卡条外侧靠近压板一端均一体成型有副块,所述副块自由端位于顶板外侧。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按压弧形卡条靠近压板一端,使得卡块脱离卡口时,可通过用手指挤压两个副块完成,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4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开盖离心管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冲压折弯和分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