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4333.3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凤;刘威;宫泽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G01N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小娇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成 对抗 网络 气体 传感器 阵列 漂移 补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气体传感器获取多个批次的测量数据;步骤二、建立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和特征提取神经网络;筛选出漂移程度不同批次的所述测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步骤三、使用所述训练样本对所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生成漂移数据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其中,在训练过程中,使用所述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提取的漂移后数据特征作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生成数据的指示指标;步骤四、将多个批次的所述测量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生成漂移数据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所述生成漂移数据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输出所述多个批次的测量数据对应的漂移后的数据,得到漂移后数据的补偿数据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气体的成分、浓度等信息转换为能被人利用的数据的一种装置,常用于检测某种特定气体是否存在以及测量气体成分浓度,被广泛使用于民用,工业,环境监测等各个领域。目前,市面上流通的传感器种类很多,分别包括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热导齿式气体传感器、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红外线气体传感器以及磁性氧气气体传感器等。
气体传感器在工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石油化工到钢铁冶金,从矿山开采到节能减排再到食品安全,方方面面都充斥着它的身影。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掀起了一段崭新的技术浪潮,新兴的人工智能和快如闪电的5G网络正在开拓一个崭新的领域,其中新兴的智能家居、移动终端等也为气体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一片广袤的市场。
但传感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漂移现象,从而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传感器漂移指的是当处于同一环境下,传感器响应在外部环境不变时发生缓慢随机变化的过程。在实际过程中,检测和识别所面临得一个重大问题气体传感器存在的漂移现象,因为它不仅会严重影响识别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传感器系统的维护成本,从而限制了气体传感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运用和推广。随着气体传感器的广泛运用,解决这一问题也变得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方法,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将漂移前数据所在源域映射到漂移后数据的目标域中,实现特征层面的传感器漂移补偿;同时通过辅助的多层神经网络用于提取数据特征,将提取的特征作为一部分指标指示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数据,将数据从原始分布的源域转换到漂移后分布的目标域中;能够减少分类器的误差,从而达到了弥补传感器漂移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气体传感器获取多个批次的测量数据;
步骤二、建立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和特征提取神经网络;筛选出漂移程度不同批次的所述测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
步骤三、使用所述训练样本对所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生成漂移数据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
其中,在训练过程中,使用所述特征提取神经网络提取的漂移后数据特征作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生成数据的指示指标;
步骤四、将多个批次的所述测量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输入所述生成漂移数据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所述生成漂移数据的对抗生成网络模型输出所述多个批次的测量数据对应的漂移后的数据,得到漂移后数据的补偿数据集;
其中,所述漂移后数据的补偿数据集为:
Ti=[G(Ti-1),batch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4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煤粉燃烧炉炸炉的方法
- 下一篇:植物蛋白素鸡蛋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