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3073.8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市世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8/108;F24F8/24;F24F13/28;B01F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生活 空气 加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包括底座和固定框,固定框顶部设置有加水口和加药口,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雾化加湿组件,所述雾化加湿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从动轴、主动轴、搅拌杆、皮带、水管、止逆阀、雾化喷头和水泵,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框顶部且输出端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框内且下端通过皮带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间隔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所述水泵安装在固定框底部且与水管一端连接,所述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外与雾化喷头固定连接,所述止逆阀安装在水管上,通过设置雾化加湿组件,对室内加湿消毒杀菌,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生活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在现代居民生活的住房中,通常都比较干燥,容易引起各种生活上的不适,给居民造成极大的困扰,并由此产生了一种生活用空气加湿器。
目前市场上的生活用空气加湿器通常都是将水进行蒸发,然后喷出,这种空气加湿器功能单一,只能对空气进行加湿,并不能对空气进行净化杀菌处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包括底座和固定框,固定框顶部设置有加水口和加药口,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雾化加湿组件,所述雾化加湿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从动轴、主动轴、搅拌杆、皮带、水管、止逆阀、雾化喷头和水泵,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框顶部且输出端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框内且下端通过皮带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间隔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所述水泵安装在固定框底部且与水管一端连接,所述水管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外与雾化喷头固定连接,所述止逆阀安装在水管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上还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推杆、隔板、过滤板、出气口、活塞筒、复位弹簧、推板、进气口和连接管,隔板安装在固定框且在固定框内形成净化腔,所述过滤板安装在净化腔内,出气口开设在过滤板下方的净化腔侧壁,所述活塞筒安装在固定框上且一侧上端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连接管与净化腔上端相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单向排气阀,推板滑动安装在活塞筒内且与活塞筒侧壁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推杆活动贯穿活塞筒侧壁且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凸轮外壁滑动接触,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主动轴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口外设置有防堵板,所述防堵板上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便于聚料的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升降板和移动轮,气缸固定安装在底座内且输出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轮安装在升降板下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板两端转动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底座内壁滑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雾化加湿组件,在进行雾化加湿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利用搅拌杆进行药水搅拌,同时,水泵将混合药液输送至雾化喷头,由雾化喷头雾化后喷出,对室内加湿消毒杀菌,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生活用空气加湿器中空气净化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市世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市世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3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压阀阀口过气量的计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