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切换信号的电路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2912.4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20 | 分类号: | H03K1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换 信号 电路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切换信号的电路及设备,该电路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选择电路;信号选择电路包括:取反电路、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和第四与非门。通过设置包括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和第四与非门的信号选择电路,在K线信号接收端和L线信号接收端不断接收信号时,通过选择性输入L线使能控制信号、正逻辑使能控制信号和负逻辑使能控制信号以达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和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按需输出最终目标信号的目的,实现了选择性输出所需信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切换信号的电路及设备。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汽车进入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时代,汽车制造商就开始用ECU监控汽车控制系统。但各厂商的ECU和故障诊断设备由各汽车制造商各自开发,诊断接口和通信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由此汽车后市场开发出各种综合诊断设备,通过对汽车车载诊断系统OBD-16(On-Board Diagnostic-16)诊断座的各通信引脚进行协议扫描,分析判定汽车的电控系统的协议类型,进而实现了对多车系各种电控系统的自助诊断,这就提出了同一通信线路上实现多种通信协议的需求。对于多种通信协议的切换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继电器或者模拟开关的方法。但是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继电器方案器件体积较大,价格较贵,给设备的小型化带来障碍;信号模拟开关集成电路方案除价格较贵以外,模拟开关还有一定阻抗和阻容分布参数,对通信信号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切换信号的电路及设备,本发明目的是通过设置包括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和第四与非门的信号选择电路,在K线信号接收端和L线信号接收端不断接收信号时,通过选择性输入L线使能控制信号、正逻辑使能控制信号和负逻辑使能控制信号以达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和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按需输出最终目标信号的目的,实现了选择性输出所需信号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切换信号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选择电路;
所述信号选择电路包括:取反电路、第二与非门、第三与非门和第四与非门;
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为正逻辑使能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取反电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取反电路的另一端为所述信号选择电路的K线信号接收端且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K线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为L线使能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L线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为负逻辑使能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K线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取反电路包括:第一与非门;
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K线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取反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与非门还包括接地端和第四预设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与非门的所述第四预设电压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的,所述信号选择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
所述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与非门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为第六预设电压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