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2827.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劲;蒋兴良;刘军;雷雨;李冉;傅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H02G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导线 扭转 舞动 分布式 重锤 布置 方法 | ||
1.一种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输电线路参数;
S2.构建悬重锤质量方程:
其中,Je为导线的等效转动惯量,ke为整档导线的等效扭转刚度,Ji为覆冰的等效转动惯量,Jp为悬重锤的等效转动惯量,ki为导线覆冰产生的负刚度,kp为悬重锤所产生的正刚度,kP=MpgLpcosθt,θt为覆冰偏心力矩所引起的导线扭转角,L为档距,mi为单位长度导线的覆冰质量,m为单位长度导线的质量,Mp为悬重锤的质量,Ti为偏心覆冰所产生的等效扭矩,e0为导线中心与覆冰重心之间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
S3.由悬重锤质量方程构建悬重锤质量MP和悬重锤的锤柄长度LP的曲线簇,且构建曲线簇时初始凝冰角θ0的取值范围为θ0~[5°,45°],其中,锤柄长度LP取值范围为[200mm,1000mm],确定出曲线簇中隔条曲线的最小值,并选择各曲线的最小值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悬重锤质量MP和悬重锤的锤柄长度LP为悬重锤的最佳质量和最佳锤柄长度;
S4.确定悬重锤的布置系数:其中,Np为悬重锤的数目,其取值为4,6,8和10;
确定悬重锤的布置间距S:L为档距;
S5.构建悬重锤布置评价模型:
ft为导线整体的扭振频率,fv3=3fv1,fv1为导线一阶横向振动频率,fv3为导线三阶横向振动频率,Δ为谐振频率裕度增量;
以步骤S3确定出的悬重锤最佳质量和最佳锤柄长度按照步骤S4中确定的4种布置间距条件下,计算出相对应的谐振频率裕度增量;
S6.构建悬重锤安全约束条件:σmax≤[σ];其中,σmax为悬挂重锤后线路结构的最大拉、压应力,[σ]为导线的许用应力;
S7.判断4种间距条件下布置悬重锤是否满足悬重锤安全约束条件,如是,则筛选出谐振频率裕度增量最大值所对应的档距以及步骤S3中确定出的悬重锤最佳质量和最佳锤柄长度作为最终的悬重锤布置方案,如否,则返回步骤S3中,直至确定出最终的悬重锤布置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如下方法计算为单位长度导线的覆冰质量mi:
R为导线半径;δ为冰厚;ρ为覆冰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计算偏心覆冰所产生的等效扭矩Ti:
其中:
θ0为初始凝冰角,θt为覆冰偏心力矩所引起的导线扭转角,g为重力加速度,e0为导线中心与覆冰重心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计算导线中心与覆冰重心之间的距离e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计算整档导线的等效扭转刚度ke:
其中,H0为导线的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抑制导线扭转和舞动的分布式悬重锤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计算导线整体的扭振频率f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重庆地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8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冲割复合机翻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格栅过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