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颗粒双甜结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2471.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锋;鲁光贵;潘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维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91/06 | 分类号: | C07D29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结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颗粒双甜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5‑20℃,将等摩尔量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分2‑10次投入反应釜内反应;b.每次物料加入后,保温搅拌反应0.5‑2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投料;C.最后一次物料加完后,再继续搅拌反应0.5‑2小时后,然后过滤、干燥、得到双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方法结晶析出的双甜,粒度140目以上的能达到85%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结晶后不需要降温,可以直接离心分离,可以减少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颗粒双甜结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甜制备是将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投入水中,在室温下一次性加入乙酰磺胺酸,搅拌溶解变清,再降温析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简称双甜),该方法结晶析出结晶细,流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甜结晶析出结晶细、流动性差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大颗粒双甜结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颗粒双甜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5-20℃,将等摩尔量的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分2-10次投入反应釜内反应;
b.每次物料加入后,保温搅拌反应0.5-2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投料;
C.最后一次物料加完后,再继续搅拌反应0.5-2小时后,然后过滤、干燥、得到双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控制阿斯巴甜与乙酰磺胺酸结晶反应浓度,为0.2-1mol/L。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次加入阿斯巴甜与乙酰磺胺酸含量分别为0.1 mol/L。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甜,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方法结晶析出的双甜,粒度140目以上的能达到85%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流动性,结晶后不需要降温,可以直接离心分离,可以减少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分别称取含量99%的阿斯巴甜60.8g(0.2mol),含量99%的乙酰磺胺酸34.5g(0.2mol)备用。
2)在三口瓶中加水1000ml,将温度控制在5 ℃。
3)分二次将物料投入结晶反应,第一次加阿斯巴甜30.4g(0.1mol)、乙酰磺胺酸17.3g(0.1mol),温度控制在5度,待物料变清析出结晶后,保温搅拌0.5小时;再进行第二次投料,将剩余物料投加完,继续保温搅拌0.5-2小时,再过滤分离、干燥,得到双甜产品71g。然后取样检测。
4)检测结果如下;双甜晶体粒度为20目占2%,40目占25%,60目占30%,80目占15%,100目占15%,140目占5%,180 -325目占8%。
实施例2:
1)分别称取含量99%的阿斯巴甜120g(0.4mol),含量99%的乙酰磺胺酸67g(0.4mol)备用。
2)在三口瓶中加水1000ml,将温度控制在10℃。
3)分四次将物料投入结晶反应,每次加入0.1 mol的阿斯巴甜与乙酰磺胺酸。第一次加料完,待物料变清析出结晶后,保温搅拌0.5小时,再进行第二次投料,投料量和保温时间与第一次反应过程相同,以此类推,将物料投加完,物料加完继续保温搅拌0.5-2小时,再过滤分离、干燥,得到双甜产品164g。然后取样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维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维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4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玉米收获用智能化果穗剥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