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和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2177.7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仇智平;祝贺;严海月;桑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1/30 | 分类号: | F21S41/30;F21S41/25;F21S41/24;F21W102/135;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 |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光学 元件 前照灯 模组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装置,公开了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聚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二通光部(13),所述聚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二通光部(13)为一体成型件,所述聚光部(11)和第二通光部(13)为硅胶成型部分,所述第一通光部(12)为塑料成型部分。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前照灯模组、车灯和车辆。本发明的车灯光学元件能够兼顾成本、耐高温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光学元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车灯光学元件的前照灯模组、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形成车辆的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车灯中同时设有近光光学元件1a和远光光学元件2a。并且,参考图1和图2,为了实现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的良好衔接,避免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的衔接处形成暗区,上述两个光学元件的前端相互接触,或者仅相距较小的距离(一般小于1mm)。
但是,由于近光光学元件1a和远光光学元件2a相互接触或者距离较近,上述两者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一般采用较硬的PC或PMMA,两者之间多少会存在缝隙使得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的衔接处出现暗区,而且,车灯发生振动时两者相互摩擦会产生一定磨损,更加加剧了两者的磨损程度,甚至磨损至出粉,影响了车灯出射光形的稳定性,降低了车灯寿命,同时,由于两者之间磨损,使近光光学元件1a和远光光学元件2a前端的间距增大,又会使得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衔接处的暗区更明显。
此外,参考图3和图4,现有技术中的车灯光学元件,其聚光杯3a和光源4a紧挨设置,光源4a开启后产生大量的热量,会使得聚光杯3a受热变形或融化,对车灯出射的光形产生影响,严重影响车灯的性能,甚至导致车灯损坏,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为解决车灯光学元件发热变形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取了以下方案:(1)将聚光杯3a和光源4a之间的距离设置为较大值,一般至少0.5mm,有的甚至达到1~2mm,使得光源4a尽可能地远离聚光杯3a,但是聚光杯3a和光源4a的距离设置较大会使得车灯的光学效率受到损失;(2)将聚光杯3a靠近光源4a的一端进行部分切割,使得聚光杯3a和光源4a保持一定距离,但是聚光杯3a切割后同样会降低车灯光学元件对光线的利用率,使得车灯的光学效率受损。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车灯光学元件的出光端无法在保证近光光形和远光光形衔接均匀的同时降低车灯的磨损程度,入光端也无法兼顾成本、光学效率与耐高温性能。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车灯光学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光学元件,该车灯光学元件能够兼顾成本、耐高温与耐磨损性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照灯模组,该前照灯模组能够兼顾成本、耐高温性能与耐磨损性能。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能够兼顾成本、耐高温性能与耐磨损性能。
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灯能够兼顾成本、耐高温性能与耐磨损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聚光部、第一通光部和第二通光部,所述聚光部、第一通光部和第二通光部为一体成型件,所述聚光部和第二通光部为硅胶成型部分,所述第一通光部为塑料成型部分。
优选地,所述聚光部与所述第一通光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分界面,所述第一通光部与所述第二通光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分界面,所述第一分界面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分界面为平面、曲面或弯折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光部的后端形成有多个所述聚光部,多个所述聚光部和所述第一通光部之间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分界面,多个所述第一分界面相互连接并且形成顺滑的曲面或平面,或者多个所述第一分界面具有落差地错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