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端数据传输的自动调节温度熨烫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2137.2 | 申请日: | 202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冯继斌;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鼎典创造体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75/26 | 分类号: | D06F75/26;D06F75/34;D06F79/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冯姣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3838号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云端 数据传输 自动 调节 温度 熨烫 | ||
本发明涉及织物熨烫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云端数据传输的自动调节温度熨烫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上部连通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一侧连接有把柄,所述把柄的一侧下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对熨烫机前侧所熨烫的布料进行拍摄录制,且所述摄像头与设置在把柄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控制器将接收的摄录画面利用无线发射模块发送至云端大数据。本发明通过将熨烫机与云端大数据相连接实现了加热器的温度自动调节,便于实现对不同布料进行熨烫,使熨烫后的布料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织物熨烫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云端数据传输的自动调节温度熨烫机。
背景技术
熨烫机又叫挂式熨斗、立式烫斗,就是能挂着烫衣服和布料的机器,熨烫机通过内部产生的灼热水蒸汽不断接触衣服和布料,达到软化衣服和布料纤维组织的目的,一般有立式熨烫机与手持熨烫机。
目前现有的熨烫机在进行温度调节时均是使用者通过熨烫机上的旋钮开关进行调节,使用者一般是根据熨烫烫衣服和布料,凭借经验进行温度调节,但这样有些布料无法被高温熨烫,从而导致布料紧缩,因此,现亟待设计一种基于云端数据传输的自动调节温度熨烫机,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将熨烫机与云端大数据相连接实现了加热器的温度自动调节,便于实现对不同布料进行熨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熨烫机在进行温度调节时均是使用者通过熨烫机上的旋钮开关进行调节,使用者一般是根据熨烫烫衣服和布料,凭借经验进行温度调节,但这样有些布料无法被高温熨烫,从而导致布料紧缩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云端数据传输的自动调节温度熨烫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上部连通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一侧连接有把柄,所述把柄的一侧下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对熨烫机前侧所熨烫的布料进行拍摄录制,且所述摄像头与设置在把柄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控制器将接收的摄录画面利用无线发射模块发送至云端大数据,所述云端大数据对摄录画面中的布料进行分析后发送熨烫的温度数值至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加热器调节至相应温度对布料进行熨烫。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的四侧均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与固定扣相匹配的加热器定位柱,所述固定扣套接固定在加热器定位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加热器内部实现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与水箱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把柄远离摄像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侧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有把柄升降机构,所述把柄升降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的上部固定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上部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直线滑套,所述直线滑套的上部贯穿壳体且端头与把柄一体成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壁设置有与直线滑套相适配的限位口,所述限位口为椭圆状,所述把柄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感应模块与触摸按键,所述感应模块、触摸按键、加热器、伺服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加热器底壁上的通气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端数据传输的自动调节温度熨烫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鼎典创造体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鼎典创造体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2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