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空气质量实时检测的移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1943.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浩;郭讯;廖禹;张博远;王瑜;李斐;张灿鑫;鲁静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空气质量 实时 检测 移动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室内空气检测装置,属于室内空气浓度检测研究领域。该装置通过固定在建筑室内屋顶上的四个边角的驱动模块通过伸缩模块将一个可以放置数据采集模块的平台稳定在室内空间中。通过控制驱动模块的转动实现伸缩模块的长度变化从而达到移动平台的目的。所述的驱动模块是能够固定在室内屋顶上的小型电机设备。所述的安装在平台上的数据采集模块可以搭载多个浓度采集模块,如:颗粒物浓度监测模块、气体浓度监测模块、气象监测模块等。本专利所述的监测装置将数据采集模块移动到室内各个空间中,将采集室内环境的各种浓度,发送给移动设备端,让室内人员可以时刻查看室内环境状态,从而判断室内环境是否满足安全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室内空气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主移动的实时检测室内多种污染物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用户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一生大约有90%的时间都是在室内进行的。特别是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相当多的人在工作、生活、学习和生产都是在室内进行的。这就需要一个高质量、舒适的室内环境与之配合,使得人们工作和生活具备一个快乐、舒畅的心理环境。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3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来源于室内空气污染,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的建筑物都存在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因此就目前的社会发展而言,在工作中及时做好相关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针对室内空气检测的方法主要固定传感器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06878375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组合传感器网络的座舱污染物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待测座舱中建立分布式组合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组合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设置用于监测同一种指定污染物但测量原理不同的主、辅传感器分别测量并计算传感器测量值误差,然后各节点确定自身的节点信息并传播至邻居节点,其次得到各节点传感器的最优物产估计值,最后校正相应节点的相应主传感器测量值,得到相应节点的制定污染物浓度值。然而上述的方法必须预先将传感器安装在固定位置,不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其次考虑到成本问题,固定传感器网络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探知的位置必然有限。
因此,为了能够更加直接、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室内环境状况,需要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室内不同位置的不同污染物浓度的装置。本发明通过驱动模块拉伸伸缩模块实现搭载数据采集模块的平台在室内三维空间上的自由移动,能够根据定位准确测量污染物浓度,并实时将室内环境状态实时传输给移动设备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检测室内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并传输到移动设备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安装在室内顶部,不会妨碍到室内人员的活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室内空气质量实时检测的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外部电源(1)、第二外部电源(2)、第三外部电源(3)、第四外部电源(4)、第一驱动模块(5)、第二驱动模块(6)、第三驱动模块(7)、第四驱动模块(8)、第一伸缩模块(9)、第二伸缩模块(10)、第三伸缩模块(11)、第四伸缩模块(12)、平台(13)、数据采集模块(14),所述第一外部电源(1)连接第一驱动模块(5),所述第一驱动模块(5)连接第一伸缩模块(9),所述第一伸缩模块(10)连接平台(13),所述第二外部电源(2)连接第二驱动模块(6),所述第二驱动模块(6)连接第二伸缩模块(10),所述第二伸缩模块(10)连接平台(13),所述第三外部电源(3)连接第三驱动模块(7),所述第三驱动模块(7)连接第三伸缩模块(11),所述第三伸缩模块(11)连接平台(13),所述第四外部电源(4)连接第四驱动模块(8),所述第四驱动模块(8)连接第四伸缩模块(12),所述第四伸缩模块(12)连接平台(13),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4)安装在平台(13)上。所述第一外部电源(1)、第二外部电源(2)、第三外部电源(3)、第四外部电源(4)、第一驱动模块(5)、第二驱动模块(6)、第三驱动模块(7)、第四驱动模块(8)均固定在房间内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度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过滤装置、空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