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安防智能物联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1844.X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8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谢延凯;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781;G08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366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智能 联网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监控及安防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力安防智能物联网系统,包括外柜体与安防柜,外柜体截面呈矩形状且其具有外柜门板,外柜体置于底板上,外柜体内侧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安防柜;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由上至下平行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外柜体内腔分隔为一个第一腔体以及两个第二腔体;安防柜置于外柜体中部的第一腔体内且连接于第一隔板底侧端,安防柜内侧设有监控系统网络设备与安防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网络设备包括相连接的监控转换模块、监控服务模块以及监控交换机模块。本发明通过将监控系统网络设备与安防系统设备集成于安防柜内,具有节省布置空间,缩减建设成本的优点,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控及安防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安防智能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物联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工业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力网络形态,通过低压配电网设备间的全面互联、互通、互操作,实现低压配电网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满足配电网精益化管理需求,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快速建设,是新一代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中引入了多种电子信息化手段对电网运行、用电营销、电量管理以及信息化办公管理等多种应用与管理系统,大规模的网络信息化应用使电力系统数据中心机房成为企业的重点安防目标。安防配电系统是配电安防的组成部分之一,现有的电力安防监控系统(如公开号为CN106200514A的发明专利),其系统框架复杂,而且在无法对安防机柜的移动以及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导致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安防智能物联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安防智能物联网系统,包括外柜体与安防柜,所述外柜体截面呈矩形状且其具有外柜门板,外柜体置于底板上,外柜体内侧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与安防柜;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由上至下平行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外柜体内腔分隔为一个第一腔体以及两个第二腔体;所述安防柜置于外柜体中部的第一腔体内且连接于第一隔板底侧端,安防柜内侧设有监控系统网络设备与安防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网络设备包括相连接的监控转换模块、监控服务模块以及监控交换机模块,安防系统设备包括安防中心服务器模块、安防系统硬盘录像服务模块与安防交换机模块。通过将监控系统网络设备与安防系统设备集成于安防柜内,具有节省布置空间,缩减建设成本的优点,同时具有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的优点,其中安防系统硬盘录像服务模块主要功能为负责音频、视频信号采集和数字化处理、图像本地存储和回放、图像本地控制等功能。安防中心服务器模块用于设备注册认证、用户注册认证、系统内设备所属关系配置、系统内用户权限配置、集中远程控制修改设备参数与设置、资源分配等。
优选的,外柜体靠近底板的底端设有底脚与移动振动式报警模块,移动振动式报警模块固装于底脚一侧,移动振动式报警模块包括壳体、支撑骨架、检测柱与报警部件,壳体内侧中部连接有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检测柱置于壳体外侧且其底端与底板端面接触,检测柱顶端穿过壳体、支撑骨架的通孔并延伸至支撑骨架上。检测柱上套装有弹簧与限位挡块,检测柱顶端连接有导通报警板,且导通报警板包括上下相接的绝缘板与导电板;所述报警部件包括蓄电池、声光报警器、第一导电端与第二导电端,第一导电端、第二导电端置于导通报警板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