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修复工艺及修复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81635.5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李荣光;常维纯;李景昌;田望;李静;吴晓光;朱峰;李春漫;刁宇;段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5 | 分类号: | F16L55/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宁立存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修复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修复工艺及修复管道,属于石油化工领域。该管道修复工艺包括:对管道的待修复区域处进行处理,使待修复区域处的管道基材暴露;将网状基座包覆于管道基材的外表面,网状基座包括:网状本体、以及位于网状本体的每一网孔处的加强座;采用非焊接方式将加强块安装于加强座上,加强块与加强座配合构成加强机构;涂刷结构胶,使结构胶填充于管道基材、网状基座及加强块之间,待结构胶固化之后,形成修复套筒,完成对管道的待修复区域的修复。该工艺施工操作简便、适用性强,所制备得到的修复套筒具有优异的抗弯曲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修复工艺及修复管道。
背景技术
由于管道敷设的特殊性,土壤腐蚀、山体滑坡、外力损伤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管道缺陷,特别是各种大口径管弯曲处管道更易因施工不便和应力集中而发生管壁缺陷。若不对管道缺陷进行及时修复,可能导致管道事故的发生。
相关技术提供了复合材料钢制套筒管体缺陷修复工艺,将纤维复合材料人工缠绕在管道外部,待树脂固化后,使纤维复合材料与缺陷管道紧密结合、协同变形,同时现场焊接钢制套筒紧固加强,合理分布缺陷管道应力,从而起到补强目的。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相关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钢制套筒管体缺陷修复工艺存在钢质套筒施工安装作业困难,并且纤维复合材料易老化导致修复效果不持久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修复工艺及修复管道,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修复工艺,所述管道修复工艺包括:对管道的待修复区域处进行处理,使所述待修复区域处的管道基材暴露;
将网状基座包覆于所述管道基材的外表面,其中,所述网状基座包括:网状本体、以及位于所述网状本体的每一网孔处的加强座;
采用非焊接方式将加强块安装于所述加强座上,所述加强块与所述加强座配合构成加强机构;
涂刷结构胶,使所述结构胶填充于所述管道基材、所述网状基座以及所述加强块之间,待结构胶固化之后,形成修复套筒,完成对所述管道的待修复区域的修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状本体由钢丝绳、螺旋状钢丝束、菱形钢丝绳网、环形网、或者钢丝格栅制备得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状本体由合成树脂、橡胶、石墨片材、碳纤维片材、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或者石棉纤维制备得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座通过焊接方式或者热熔连接方式与所述网状本体的网孔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座上具有与所述加强块结构相适配的安装腔,所述加强块采用非焊接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块通过卡接、螺栓连接、万向节连接或者铆钉连接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座与所述加强块的材质选自屈服强度大于580MPa,抗拉强度大于600MPa的合金钢或超低碳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座与所述加强块的材质选自复合材料,并且,所述复合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100MPa,拉伸模量≥2000MPa,断裂伸长率≤2%,弯曲模量≥3000MPa,弯曲强度≥150MPa。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道修复工艺还包括:在所述修复套筒的外部缠绕预浸渍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布或者玻璃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6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罐检测机器人集成移动装置
- 下一篇:导航线路推荐方法和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