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体360度环视影像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1408.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诚专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体 360 环视 影像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360度环视影像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1:通过摄影终端以录像的方式围绕目标物为中心获取目标物外侧一周的视频信息;步骤2:在步骤1中获取的视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截取多张图片,获取的多张相邻图片进行比对,提取没有重合的图片得到目标图片;步骤3:将所截取的图片按其所在视频中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生成图片集,每个图片拥有独立ID值,通过显示模块将上述多张图片展示呈360度环视图,本发明采用环绕物体拍摄视频的方式仅需不到1分钟便可生成,便于用户反复调整拍摄细节,短时间内拍摄出理想的交互影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视影像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物体360度环视影像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物体360度环视交互技术,目前通常是采用36张图片拍照后合成的方式来生成。这种方式下,拍摄36张物体图片相对比较耗时,并且也很难拍摄流畅,目前拍摄36张物体 360度的连贯图片,需要拍摄时间较长且难做到连贯性,严重影响制作效率与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提供一种物体360度环视影像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体360度环视影像生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体360度环视影像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通过摄影终端以录像的方式围绕目标物为中心获取目标物外侧一周的视频信息;
步骤2:在步骤1中获取的视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截取多张图片,获取的多张相邻图片进行比对,提取没有重合的图片得到目标图片;
步骤3:将所截取的图片按其所在视频中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生成图片集,每个图片拥有独立ID值,通过显示模块将上述多张图片展示呈360度环视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拍摄角度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拍摄的时间长度任意,但若介于15秒至90秒之间的视频时长,效果更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所采集视频的时长超过30秒的,则每秒截取一张图片,并将每一张图片与其相邻时间点前后截取的图片进行比对,提取所有没有重合的图片,得到物体的360度连贯图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所采集视频的时长不超过30秒的,则以视频帧为单位,划分为等分多个时间节点,每个时间节点截取一张图片,并与其相邻时间节点截取的图片进行比对,提取没有重合的图片,得到多张连贯图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提取的照片数量为24或36或72。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的摄影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摄影机、相机或其它任意带有摄像头装置的互联网应用终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显示模块为浏览器或者可显示图片的APP。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据测算,先前采用人工逐张拍摄照片方式获取大约需要10-15分钟才可生成一个360度环视交互影像,改进后采用环绕物体拍摄视频的方式仅需不到1分钟便可生成,便于用户反复调整拍摄细节,短时间内拍摄出理想的交互影像。
先前采用人工逐张拍照方式获取,逐张照片间很难保持应有的连贯性,容易出现错位现像。改进后,由于采用拍摄视频方式结合动态算法截取图片自动生成交互影像,则连贯性较好,不会出现错位现像,交互体验更加流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诚专,未经李诚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14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