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像仪实时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0861.1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袁长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港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像仪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热像仪实时监测系统,属于热像仪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轨块,滑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底板、电机、齿轮和齿条,电机工作时能够带动齿轮旋转,此时在齿条的作用下滑轨块能够稳定移动,从而使得多个热像仪的位置能够被调节方便对不同位置的设备进行监测,此时第一螺纹帽能够在第一固定片、连接杆和第二固定片的作用下调节第二支柱的位置,此时三个热像仪之间的距离能够被有效调节,能够根据设备位置的需要调节热像仪,使得热像仪的工作与设备更加匹配,提高对设备的监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像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像仪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红外热像仪是把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热图像的仪器,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红外热像仪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现有热像仪运用广泛,经常被应用与各个领域用于监测,工厂内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现有对高温进行监测方法都是人工进行监测,这样的监测方式非常落后且人工无法长时间进行检测,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如果利用热像仪对设备进行监测,虽然能够达到很好的监测效果,但是厂房内大量设备需要安装大量热像仪,不仅成本较高,且安装的热像仪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果设备进行位置调节,则热像仪可能因为地理位置限制的原因无法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导致监测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利用热像仪对设备进行监测,虽然能够达到很好的监测效果,但是厂房内大量设备需要安装大量热像仪,不仅成本较高,且安装的热像仪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如果设备进行位置调节,则热像仪可能因为地理位置限制的原因无法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导致监测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热像仪实时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热像仪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轨块,滑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柱,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上侧均通过调节机构可拆卸连接有热像仪,所述第一支柱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柱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块的左侧面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贯穿滑轨块的前后两侧面,容纳槽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左侧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设置在容纳槽内,电机为双轴电机且两个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镶嵌在滑轨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热像仪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热像仪分别设置为热像仪A、热像仪B和热像仪C,热像仪A、热像仪B和热像仪C的输出端均与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收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信息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参数趋势整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参数趋势整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综合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综合处理模块的与历史数据对比模块双向电性连接,综合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预警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综合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监测调节模块和温度参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柱正面的凹槽,凹槽内壁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拧块,第一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螺纹帽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滑动连接在通孔内,通孔开设在第一支柱的一侧面,第一固定片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固定片,两个第二固定片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支柱的相对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港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港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监测排放量的压缩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秸秆生物法无污染制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