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大数据展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80811.3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王志强;刘良兵;童健;周辉;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8 | 分类号: | G06F16/248;G06F16/2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 |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数据 展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包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包大数据展示方法及模型,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钢包在使用过程中的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针对钢包壳和钢包衬的测量值、钢包壳上的三维坐标值,以及测量的时间值;将每一时间值下的测量值和三维坐标值进行关联,构建钢包的三维模型;将每一时间值下的三维模型映射至二维平面,构建钢包的二维模型,使三维模型上三维坐标值转换为二维坐标值;将各时间值下的二维模型进行叠加,并将各时间值下各二维坐标对应的测量值赋予不同颜色进行展示。本发明能够将钢包检测的五维数据进行展示,为技术人员对钢包衬数据分析挖掘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包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包大数据展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厂炼钢过程中,广泛需要使用钢包。钢包又称钢水包、盛钢桶和大包等,是用于盛钢水的,并且在钢包中还可以对钢水进行精炼处理等工艺操作。钢水包由外壳、内衬和注流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钢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非常关键,钢包的安全在于内衬耐火材料使用过程中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钢包检测每次数据量非常庞大,每组数据包含钢包衬残厚值或包壳温度值以及对应的空间三维坐标,数据都是四维的,再加上每次检测序列或测量的时间,每组数据就是一个五维的数据。五维数据的展示,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技术。
目前还没有可以较好地展示五维数据的方法,为技术人员对钢包衬数据分析挖掘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钢包大数据展示方法,其能够将钢包检测的五维数据进行展示,为技术人员对钢包衬数据分析挖掘提供支持。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钢包大数据展示方法,包括:
采集钢包在使用过程中的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针对钢包壳和钢包衬的测量值、钢包壳上的三维坐标值,以及测量的时间值;
将每一时间值下的测量值和三维坐标值进行关联,构建钢包的三维模型;
将每一时间值下的三维模型映射至二维平面,构建钢包的二维模型,使三维模型上三维坐标值转换为二维坐标值;
将各时间值下的二维模型进行叠加,并将各时间值下各二维坐标对应的测量值赋予不同颜色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将每一时间值下的测量值和三维坐标值进行关联,具体包括:
将钢包壳的侧壁和底部进行网格化;
针对每个网格:取当前网格中预定点的坐标为该网格的三维坐标值;
针对每一时间:将当前网格上当前时间值的各测量值采用预设算法得到一个当前时间值下的最终测量值,作为当前时间值下当前网格的测量值;
将当前网格的三维坐标值和当前时间值下的最终测量值唯一匹配。
更进一步地,所述将每一时间值下的三维模型映射至二维平面,构建钢包的二维模型,具体包括:
在当前时间值下:
建立位于x轴与y轴的二维平面,将钢包壳底部圆心沿z轴方向映射至二维平面,作为二维模型的圆心;
以预设半径为二维模型的半径,形成圆形的二维模型;
将三维模型上的每个网格都对应唯一映射至二维模型上,形成对应映射网格。
再进一步地,所述将钢包壳的侧壁和底部进行网格化,具体包括:
以第一数量水平横线与第二数量的竖直纵线间隔交叉设置,将钢包壳的底部划分为第三数量的网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冷却防爆电机
- 下一篇:一种结构稳定及载荷便于调整的弹簧支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