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粉燃料颗粒特性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0337.4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乔正辉;许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颗粒 特性 测试 装置 | ||
1.一种煤粉燃料颗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波发生系统、煤粉颗粒输送系统、水浴温控系统、颗粒条纹成像采集系统和数据后处理系统;
所述声波发生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11)、功率放大器(12)、声波导管(14)、安装在声波导管(14)两端的两个相同的Helmholtz声源(13);
所述Helmholtz声源(13)包括由扬声器(131)、空腔(132)、通孔(133)和平板(134)组成的仅由通孔(133)与外界相连接的半封闭结构,扬声器(131)和平板(134)分别位于空腔(132)两端;所述空腔(32)的内径大于通孔(133)的内径;所述通孔(133)设置在平板(134)的中心上;
所述声波导管(14)为透明的圆管,声波导管(14)的内径大于通孔(133)的内径;将两个相同的Helmholtz声源(13)通过平板(134)密封地安装在声波导管(14)的两端,用于保证通孔(133)与声波导管(14)相连通;
用导线依次将信号发生器(11)、功率放大器(12)和扬声器(131)连接成电学回路,用于保证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11)的输出频率和功率放大器(12)的输出电压振幅,调节扬声器(131)的输入频率和输入电压振幅,调节扬声器(131)辐射的声波经空腔(132)和通孔(133)作用后,从声波导管(14)的两端向内辐射两束相向传播的大振幅声波,两束声波在声波导管(14)内干涉形成拥有多个声压波腹和声压波节的一维的驻波声场(15),煤粉在驻波声场(15)的声压波节位置形成颗粒条纹(42);
煤粉颗粒输送系统连接声波发生系统,用于将煤粉输送到声波导管(14)中;
水浴温控系统连接声波发生系统,用于加热声波导管(14)中的煤粉;
颗粒条纹成像采集系统用于拍摄声波导管(14)中颗粒条纹(42)的颗粒条纹图片;
数据后处理系统连接颗粒条纹成像采集系统,用于对颗粒条纹图片进行分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燃料颗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颗粒输送系统包括煤粉输送管道(21)、煤粉风机(22)、煤粉风阀(23)、声波导管(14)和煤粉输送主管道(24),用煤粉输送管道(21)将煤粉风机(22)、煤粉风阀(23)、声波导管(14)和煤粉输送主管道(24)连接成密封的煤粉输送回路;
利用煤粉风机(22)将煤粉从煤粉主管道(24)通过煤粉输送管道(21)输送到声波导管(14)中,经声波导管(14)内驻波声场(15)的作用后,再由煤粉输送管道(21),将煤粉输送回煤粉输送主管道(24);
所述煤粉输送管道(21)外部作保温处理,用于保证煤粉在煤粉输送管道(21)内输送过程中不降温;
所述煤粉输送管道(21)上增设外部热源,用于当外界环境温度过低且煤粉输送管道(21)温度太低时对煤粉加热保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燃料颗粒特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温控系统包括密封的安装在声波导管(14)外部的透明的玻璃套管(31)、热水输送管道(32)、热水循环泵(33)、安装在声波导管(14)内煤粉风中的温度传感器(34)、温控开关(35)、电源(36)、水槽(37)、安装在水槽(37)中的电加热(38);
用热水输送管道(32)将热水循环泵(33)、水槽(37)、玻璃套管(31)连接成水循环回路,用于保证在玻璃套管(31)内流过的热水均匀加热声波导管(14)内的煤粉;
用导线将电加热(38)、温控开关(35)和电源(36)连接成加热电学回路,温度传感器(34)连接到温控开关(35);
用温度传感器(34)控制温控开关(35)的开关和闭合;当温度传感器(34)测得声波导管(14)内煤粉温度低于煤粉输送管道(21)中煤粉温度时,闭合温控开关(35),电加热(38)开始工作,加热水槽(37)中的循环水,直到温度传感器(34)测得的煤粉温度等于煤粉输送管道(21)中的煤粉温度,之后断开温控开关(35),保证声波导管(14)内的煤粉温度与煤粉输送管道(21)中的煤粉温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3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