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栓装置及取栓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80222.5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程舒宇;王永胜;高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张家旺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栓装置及取栓系统,该取栓装置包括取栓支架及牵引导丝,取栓支架呈空心管状结构,其外周壁呈网格结构;牵引导丝包括导丝芯和设于导丝芯上的发热部;导丝芯穿设于取栓支架内,其一端向外伸出取栓支架,并可与外部电源进行通电;发热部位于取栓支架内;在导丝芯处于通电状态下,发热部能够产生热量。本发明在牵引导丝上设有发热部,并利用该发热部与取栓支架配合,在空心网格结构的取栓支架捕获血栓后,可通过通电发热使发热部周围区域的血栓脱水收缩,进而与发热部仅仅粘合在一起,并随着牵引导丝和取栓支架一起从血管中取出,有效地防止血栓从取栓支架脱落,最终实现取栓装置的血栓捕获性能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栓装置及取栓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是血液中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聚集而形成血凝块,血凝块或发生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造成血管阻塞或栓塞,继发严重身体损伤。血栓形成遍布整个心血管系统,波及全身组织器官,不止局限于心肌梗死,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或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病变,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静脉血栓占血栓机制的40%~60%,堵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95%,90%的血栓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
现在临床多采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极不明显,血栓阻塞的血管直径越大其治疗效果越差,血管再通率低、需要再通的时间长,且一些患者不适用于溶栓治疗。
目前采用一些机械装置取栓,其为血栓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机械取栓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少,是目前血栓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主流介入取栓器械的形状和功能实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螺旋形、筛网型、毛刷型、抽吸型、支架型。这些主流产品的共同缺陷是取栓后有残留和血栓在回撤时脱落,导致取栓装置整体血栓捕获的性能不理想。神经血栓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为好发部位,急性血栓的状态多为油腻滑润状态,现有的金属取栓支架很难捕捉完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装置,以优化现有技术中取栓装置的结构,提升取栓装置的血栓捕获的性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栓系统,以优化现有技术中取栓系统的结构,提升取栓系统的血栓捕获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栓装置,该取栓装置包括:取栓支架,其呈空心管状结构,其外周壁呈网格结构;及牵引导丝,包括导丝芯和设于导丝芯上的发热部;所述导丝芯穿设于所述取栓支架内,其一端向外伸出所述取栓支架,并可电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取栓支架内;在所述导丝芯处于通电状态下,所述发热部能够产生热量。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导丝芯上于所述发热部以外的区域包覆有绝缘层。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导丝芯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粘接或焊接在所述导丝芯上。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沿径向凸出于所述导丝芯的外周壁。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由其自身的两端向中间的方向上,其径向尺寸逐渐变大。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的外周壁呈光滑过渡的曲面。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呈椭圆形球体。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发热部呈间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