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互感器检测二次绕组短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80032.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邓诗芸;郑中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阳德仪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1R31/7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互感器 检测 二次 绕组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检测二次绕组短接装置,一种电流互感器检测二次绕组短接装置,用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绕组的短接,包括由控制按键或上位机自动控制的互感器二次切换电路,以及为所述互感器二次切换电路供电的电源;所述互感器二次切换电路由触发器和继电器驱动芯片组成,所述控制按键和上位机通过或门与所述触发器连接,所述触发器与继电器驱动芯片连接;在进行电流互感器二次多绕组检测时,一次性接线接入互感器检测二次短接装置,通过装置内部继电器切换即可完成所有绕组检测任务,设备是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发明,无需检测人员更换二次接线,提高检测效率,保障人员安全,装置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电力事业的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检测二次绕组短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 ,二次侧不可开路。由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开路,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时,互感器空载运行,一次侧电流全为励磁电流,铁芯磁通密度增大,二次感应出高压使绝缘击穿,对设备和人员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对测量施工人员存在危险。
电流互感器属于强制检定产品,检定周期国家规定为2年,在检定或检测过程中二次任意绕组都不允许开路,在现有检测方法下检测电流互感器时,一般都将二次需要测量的绕组都接入互感器检定装置,剩余二次绕组用短接线短接,检测完一个绕组再更换到另外一个绕组,再将检测了的绕组短接,每次检测完毕一个绕组,被测电流互感器都要放电一次,非常麻烦,造成接线工序复杂,费时费力,给校验人员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导致校验工作效率很低。也给检测人员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检测二次绕组短接装置,在进行电流互感器二次多绕组检测时,一次性接线接入互感器检测二次短接装置,通过装置内部继电器切换即可完成所有绕组检测任务,无需检测人员更换二次接线,提高检测效率,保障人员安全,装置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电力事业的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流互感器检测二次绕组短接装置,用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多绕组的短接,包括由控制按键或上位机自动控制的互感器二次切换电路,以及为所述互感器二次切换电路供电的
电源;
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各绕组两端,以及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两端各接入一个继电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K2;
其中,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各绕组通过对应的继电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K2分别接入互感器校验仪K和互感器校验仪Z;
标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通过对应的继电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K2分别接入互感器校验仪K和互感器校验仪T0;
所述互感器二次切换电路由触发器和继电器驱动芯片组成,所述控制按键和上位机通过或门与所述触发器连接,所述触发器与继电器驱动芯片连接;
所述继电器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各继电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K2连接;用于控制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各绕组依次接入互感器校验仪K和互感器校验仪Z,当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其中一组绕组接入互感器校验仪K和互感器校验仪Z时,被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其余绕组各自的继电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K2短接。
进一步的,所述或门采用的是芯片74HC32。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器采用的是芯片CD4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阳德仪电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阳德仪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80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