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基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9593.1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郑雄;武婧;陈银广;董磊;吴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生物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基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硫有机废气和氧气混合并通入,然后通入营养液和污泥,进行挂膜并驯化;2)驯化完后,继续通入混合后的含硫有机废气和氧气,进行膜载微生物反应。该系统包括气体混合装置和膜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本体、氧气供气管道和含硫有机废气供气管道;膜基废气生物处理装置括处理装置本体和若干膜组件;混合装置本体与膜组件连通。本发明采用无泡曝气大大提高气体传质效率,提升水溶性差的气体污染物去除效率,实现污染物去除率达99%,并且实现对膜厚的调节,高效降解微生物代谢活性高,含硫恶臭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氧气利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膜基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近年来工业制造、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严重困扰着居民的生活,尤其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周边居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臭气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我国在1993年针对恶臭污染颁布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基二硫和二硫化碳五种含硫恶臭污染物的厂界排放限值。寻找一种臭气深度彻底的处理工艺刻不容缓。
恶臭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和损坏生物环境的物质,传统的恶臭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化学三个方面,物理过程主要包括水吸收、物理吸附、冷却冷凝、掩蔽、稀释等,化学过程主要包括湿式化学吸收、化学吸附、化学氧化、催化氧化等。现有工艺虽然对臭气有一定的处理作用,但其效果仍然不尽人意。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代谢掉恶臭气体中的污染物质,微生物将污染物当作能源物质用于生命活动。由于微生物对各种污染物均有较强和较快的适应能力,生物法用于去除废气中的含硫恶臭污染物质相比于物理法和化学法具有二次污染低,操作简便和能耗小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近些年的研究重点。目前较为成熟的生物反应器有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塔,生物洗涤塔存在气液传质的比表面积小和投资运行费用高的问题,生物滴滤塔则是容易积累过多的剩余污泥造成气体短路。对于那些易溶于水的VOCs在处于低负荷速度较低的情况下,生物过滤技术已取得较大的成功,但对于溶解度低并且处理浓度低的含硫恶臭有机废气,传统的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不佳。本发明设计一种膜基废气生物处理系统,能结合生物过滤装置和膜反应器的优势,并且采用膜内曝气的无泡曝气,增加了气体的传质速率和利用效率,通过调节液相可以去除过剩生物质,不易形成堵塞,适用于处理溶解度低的气相污染物。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基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采用无泡曝气大大提高气体传质效率,提升水溶性差的气体污染物去除效率,实现污染物去除率达99%,并且实现对膜厚的调节,高效降解微生物代谢活性高,含硫恶臭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氧气利用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膜基废气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硫有机废气和氧气混合并通入,然后通入营养液和污泥,进行挂膜并驯化;
2)驯化完后,继续通入混合后的含硫有机废气和氧气,进行膜载微生物反应。
优选地,步骤1)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1)所述含硫有机废气和所述氧气的体积比为1:1~1:5,如1:1~1:3或1:3~1:5;
12)所述含硫有机废气和所述氧气混合后含硫污染物浓度为2g/m3~5g/m3,如2g/m3~2.5g/m3或2.5g/m3~5g/m3;
13)氧气压力为1psi~5psi,如1psi~3psi或3psi~5p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