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机容灾数据恢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9251.X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玉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机 数据 恢复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机容灾数据恢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在容灾注册虚拟机之前,导入全部存储池;扫描全部存储池上的虚拟机配置文件,并从所述配置文件中解析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扫描全部存储池中的虚拟机磁盘数据,直至扫描出的虚拟机磁盘数据与所述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相符;根据扫描出的虚拟机磁盘数据注册虚拟机。本发明可以使容灾前的虚拟机磁盘尽可能多的扫描并注册出来,减少虚拟机磁盘数据丢失,有效的保证容灾前后数据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虚拟机容灾数据恢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备份方式虽然能够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但是不能保护业务的连续性。主-备的容灾方式曾经是实现系统高可用性的主流方式,但是在主-备模式下,由于对技术和系统没有把握,也没有做过严谨的容灾演练,使得在生产系统发生问题时,很多企业管理者也不敢轻易下达系统切换的命令,这极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不一致现象,有极大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风险。
存储系统双活技术是目前主流的可靠的能够保证系统业务连续性的技术,在双活模式下,两个数据中心不存在主、备的关系,而是平起平坐,同时承担业务运行的重任,若其中一个数据中心出现故障,业务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数据中心。这样在一个系统发生故障后,另一个系统能够快速对接到新的业务,目前来看,双活的架构设计能够很好的保护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可伸缩性。
在进行虚拟机容灾数据恢复时,业界内普遍的方案是,一台虚拟机只有一份配置文件,虚拟机的容灾配置文件保存在虚拟机系统盘所在存储池中,但是系统内的虚拟机多种多样,可能包含多个虚拟磁盘并且分布在不同类型、关联不同主机的多个存储池中。容灾过程中扫描存储池上的虚拟机,平台自动选择一台挂载了此存储并且在线的主机执行扫描存储任务。后台扫描此存储池上的虚拟机配置文件,解析虚拟机配置文件,检查配置文件中的磁盘信息(路径等)。如果磁盘不可访问则标记为不可用状态。
CFS共享存储池可以关联多台主机,当虚拟机系统盘位于CFS存储池,扫描虚拟机时随机扫描主机A,位于非主机A上的数据盘就扫描不出来,导致容灾后虚拟机数据盘缺失,用户数据丢失,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机容灾数据恢复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机容灾数据恢复方法,包括:
在容灾注册虚拟机之前,导入全部存储池;
扫描全部存储池上的虚拟机配置文件,并从所述配置文件中解析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
扫描全部存储池中的虚拟机磁盘数据,直至扫描出的虚拟机磁盘数据与所述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相符;
根据扫描出的虚拟机磁盘数据注册虚拟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入全部存储池,包括:
导入宿主机本地存储池、共享存储池和裸设备存储池。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全部存储池上的虚拟机配置文件,并从所述配置文件中解析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包括:
解析所述配置文件中的虚拟机磁盘数量和虚拟机磁盘路径;
将所述虚拟机磁盘数量虚拟机磁盘路径保存至所述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全部存储池中的虚拟机磁盘数据直至扫描出的虚拟机磁盘数据与所述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相符,包括:
判断扫描出的虚拟机磁盘数据是否与所述虚拟机磁盘信息列表相符:
若是,则终止扫描进程;
若否,则继续扫描存储池关联的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粘无纺布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速冻模拟跳跳虾及其加工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