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79001.6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李莹;李志伟;桑小林;张玲;薛辉;蒋易良;张佳锴;陈政;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3205;A61B90/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苏利军 |
| 地址: | 21316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击发 肛肠 套扎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端安装有握把,且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吸附头,且吸附头的内部安装有弹力线,所述本体的表面安装有照明机构,且照明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对接槽,并且对接槽与本体的表面之间为嵌合连接。本发明中,套管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移动,可使套管连接的照明灯进行移动,便于对不同的位置进行照明,通过按动T型杆,可使T型杆连接的对接块移动到对接槽的内部,便于将套管以及照明灯进行固定限位,通过按动翘板的一侧,可使翘板的另一侧向上移动,便于将其连接的T型杆底端连接的对接块从对接槽的内部取出,方便套管以及照明灯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病是人类所持有的常见病,多发病,内痔疮简称内痔称为肛垫,对精确控制大便及肛门排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来就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套扎法是治疗痔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其脱落原理是将痔根基底部扎住,阻断痔组织血运,使其缺血萎缩脱落。
现有的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表面安装的照明灯都是固定安装在套扎器的表面,在使用时,不便于对不同的位置进行照明,且由于套扎器的握把的大小都相同,无法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在使用起来造成一定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表面安装的照明灯都是固定安装在套扎器的表面,在使用时,不便于对不同的位置进行照明,且由于套扎器的握把的大小都相同,无法满足不同人员的使用,在使用起来造成一定的不便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具有便于对照明灯进行调节位置以及便于满足不同人员对握把的需求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击发的肛肠套扎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端安装有握把,且本体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安装有吸附头,且吸附头的内部安装有弹力线,所述本体的表面安装有照明机构,且照明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多个对接槽,并且对接槽与本体的表面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本体的表面嵌合连接有两个滑槽,且滑槽的内部套接插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且套管的上下端分别活动连接T型杆,并且T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套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翘板,且翘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套管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套管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照明灯,所述握把的一侧安装有扩展机构,所述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拉伸机构。
优选的,所述套管通过滑块与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T型杆通过对接块与对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翘板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之间构成翻转结构,且翘板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套管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扩展机构的内部包括有两个第一限位槽,所述握把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穿过握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支撑杆穿过握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并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握把的内壁一侧之间相连接,且连接板与握把的一侧之间为相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复位弹簧与握把之间构成弹性伸缩结构,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拉伸机构的内部包括有第二限位槽,且第二限位槽与本体的一侧之间为嵌合连接,所述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并且转动杆与弹力线的表面之间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转盘,且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之间为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9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