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条测井曲线的地层划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7722.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齐兴华;王祝文;韩锐羿;崔裔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G06F17/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井 曲线 地层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条测井曲线的地层划分方法,采用中子孔隙度与密度孔隙度之间的差值表征泥质含量,并将其与表征放射性强度高低的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构建相关性,通过相关性的差别可以对地层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法由于综合利用了多种测井曲线,其精准度要比井震结合的方式高。通过综合利用补偿中子测井资料和补偿密度测井资料,可以计算母岩成分复杂的地层的泥质含量。提出一种利用不同地层之间放射性强度与泥质含量相关性差异来划分地层的方法,排除了地层划分的争议。涉及参数较为简单,使用步骤较为简明,计算快速,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补偿中子孔隙度测井资料及补偿密度孔隙度测井资料等多种测井资料,将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指示泥质含量高低不准确且常规的井震结合方法对地层的划分有争议的地层进行准确划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层划分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中的岩层进行划分,建立地层层序的工作,是开展地质研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一般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剖面,首先根据岩性、岩相特征进行岩石地层划分,然后根据系统采集的化石进行生物地层划分,进而建立年代地层顺序。
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各种方法中,经常用来划分地层的方法是井震结合的综合解释方法。基于声波、密度曲线,采用两次迭代法标定。首先是目的层段标志层的精细标定,从整体上控制井震关系,确定不同层段的储层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油组单独进行细致的标定,把测井上的油组信息标定到地震剖面上,建立油藏特征地震响应模式。
所谓的井震结合实际上仅仅是利用了测井资料中与地层弹性性质有关的声波曲线,从而使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所提升,并对能够反映地层岩性,沉积相等信息的电阻率、中子、伽马等曲线加以利用。当不同层段的地层的力学性质相近时,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地层进行分段就会出现问题,导致不能准确的判断某一段地层与另外一段地层的边界的具体深度。
井震结合技术属于石油物探行业一种较为常用的技术,许多专家和工程师均利用该技术对地震勘探和测井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完成地质分层、标志层追踪、断层识别等任务。
该方法的缺点:(1)仅仅利用了测井曲线中的声波和密度资料,反应信息不全面;(2)与地震资料结合后,没有明显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地层边界深度模糊,在边界处的一些薄层依然可能存在争议;(3)地层划分依据并不明显。如图3所示,T2K1上方明显有较大幅度的波形,将地层边界取在了此波形的正下方,而T3b地层的边界则取在了波形的正上方,自相矛盾,因此该分层方法人为因素较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基于多条测井曲线综合判断不同地层分界面的方法。
本发明的思想是:地层的放射性主要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地层含有泥质而泥质具有吸附放射性物质的特性,导致地层显现出天然的放射性,另一类是由于造岩矿物本身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对于第一类地层,即因为有泥质的存在而导致显现放射性的地层,不同的地层含有的泥质含量上一般存在差异。而泥质具有吸附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从而导致因为泥质含量的差异形成了放射性强度的高低。而泥质不仅有吸附放射性物质的特性,还有束缚水的特性。当地层中含有泥质时,就会有泥质束缚水的存在。而中子孔隙度测井测量的本质是地层中的含氢量,因此,它不仅可以探测地层孔隙中的流体中的氢元素的存在,还会将泥质束缚水计入最终的测量结果,从而导致含有泥质的地层,其中子孔隙度高于真实孔隙度。而地层的真实孔隙度在常规测井方法中经常利用密度测井资料进行解释处理,并计算出非常接近于真实孔隙度的密度孔隙度。因此,将中子孔隙度与密度孔隙度之间求取差值,就可以得到泥质束缚水的含量,也就可以表征地层中泥质含量的高低。不同的地层中非常容易出现泥质类型不同以及其吸附的放射性物质种类不同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表征泥质含量的中子-密度孔隙度差与自然伽马之间的相关性来判断地层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种植插秧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架结构喷涂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