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7591.9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望;吴少华;康建国;张延军;郭亮亮;杨天睿;闫潮辉;冶晓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T10/00;F28D9/00;F25B41/3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立普 |
地址: | 130026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增强 地热 复合 系统 | ||
1.一种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地下EGS热交换装置、板式热交换器组、高压装置和末端加热装置;
所述地下EGS热交换装置的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分别与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入口和热侧出口连通,所述地下EGS热交换装置用于使传热介质吸收地热能并且将已经获取地热能的传热介质压入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
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冷侧出口和冷侧入口分别与所述高压装置的循环管路入口和出口连通,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用于将板式热交换器组中的传热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高压装置的循环管路中的制冷剂;
所述高压装置的冷凝器的冷侧出口和冷侧入口分别与末端加热装置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用于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传输至末端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EGS热交换装置包括循环泵、注入井、热储层和生产井;
所述热储层设置在所述注入井和所述生产井之间,所述注入井通过隔热导管与热储层的裂隙网通道连通,所述注入井通过隔热导管将传热介质传输至所述热储层的裂隙网通道,所述传热介质通过所述裂隙网通道流入所述生产井;
所述传热介质流经所述裂隙网通道的过程中吸收热储层的热量,成为已经获取地热能的传热介质;
所述循环泵的入口通过隔热导管与生产井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作为EGS热交换装置的输出端口,通过隔热导管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入口连通,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出口通过隔热导管与注入井连通,所述循环泵用于将生产井中已经获取地热能的传热介质传输至板式热交换器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包括多个板式热交换器;
多个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1个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侧入口和冷侧入口分别作为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入口和冷侧入口;
多个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N个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侧出口和冷侧出口分别作为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组的热侧出口和冷侧出口;
多个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第n个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侧出口和冷侧出口分别与第n+1个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侧入口和冷侧入口连通;其中,n=1,2,…,N-1,N表示板式热交换器组中板式热交换器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装置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
所述冷凝器的热侧端为所述高压装置的输入管路,所述冷凝器的冷侧端为所述高压装置的输出管路;
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冷侧出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的热侧入口连接;
所述冷凝器的热侧出口与所述节流阀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节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冷侧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为环保电动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井和所述注入井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传热介质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井的数量为2个,所述注入井的数量为1个,所述生产井关于所述注入井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介质为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温增强型地热复合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采用环保型制冷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5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